積累
生命是一個過程。
但過程與過程并不一樣。
有人一生都處在恍恍惚惚之中,從未認真體驗過生活,從未認真比較一下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的區別。日子一天一天如水一般流走了,他的人生經驗卻沒有一點一點積累起來。
因此,這一類人的生命只是一個蒼白的流程,即使活上一百年,也只是徒有生命的軀殼而并無豐富的內涵。
有人一生總以灰暗或憂郁的眼光看待生活,他總有生不完的悶氣,發不完的牢騷,說不盡的怨恨;總以為生活虧待了他,世界虧待了他,他是社會的棄兒。
因此,這一類人的生命如一條被泥沙、枯枝敗葉或其它垃圾阻塞的河流,沒有光澤,沒有歌聲,一路帶給人們的都是厭倦與煩躁。
真正的生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積累成功,也積累失敗;積累快樂,也積累痛苦;積累順利,也積累挫折……
積累其實也就是感悟,一邊生活一邊感悟,在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活。唯有感悟才能促使生命過程豐滿與充實。
因此,一個真正懂得生命內涵的人,就定會珍惜自己的生命,鐘愛自己的生命,并以豁達寬廣的胸懷接納生活中的一切,把甜酸苦辣都融入生命的過程之中,從而使生命堅實而有光澤,如一棵生機勃發的樹。
成見
一位女青年兩次戀愛均告失敗,由此,她形成一個固定的看法:男人不可靠。
由這個成見出發,她決定今生今世遠離男人,寧愿獨身一人走完人生的旅程。
人們在生活中常會由過去的經驗或教訓而形成一定的觀念,并以這種觀念指導自己今后的行動。
其實這種觀念有時只是來自偶爾一兩次的成敗得失,并不符合客觀實際,并不能取代所有的經驗,如果以此為成見,就封殺了成功的可能性。
主觀成見愈多的人,在生活中所受的限制也就愈大;反之,成見愈少,生命的空間也就愈廣闊,生命的狀態也就愈活躍。
其實,一個人的許多成見,并不是來自生活的經驗或教訓,而是自己在形成成見過程中外界一點一滴的灌輸。因而,成見有時也就是外界(他人)對自己的束縛與限制。
(丁凱隆)
上一篇:《不要累死你的愛》青少年快樂成長智慧文章
下一篇:《人生無“配角”》青少年快樂成長智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