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與對方的共同之處,就有成為朋友的可能
美國心理學家紐科姆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讓互不相識的17名大學生同住在一間屋子里,并對這些人的關系變化進行四個月的跟蹤調查。實驗開始前,研究人員曾經向他們詢問更想跟哪位同學成為朋友?在實驗開始后,研究人員告訴這些學生,可以隨意去選擇同住的對象。之后,又對這些人之間的關系變化進行觀察。
結果發現,剛認識的時候,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跟住在附近的人成為好友。后來,興趣、態度相近的人又會慢慢吸引,成為好友。
這就印證了墨菲定律所說,人們更喜歡跟與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至于原因,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跟與自己觀點相似的人交往時,更容易獲得對方的肯定和支持。同時,雙方由于理念等趨近相同,很少會產生矛盾,更具有安全感。另外,跟相似的人在一起,也很容易結成一個群體,增強對外界的反應能力,確保反應的正確性。
心理學家布洛克做過一個調查,他觀察了兩組化妝品專柜的售貨員。
第一組售貨員看起來對化妝品非常在行,甚至可以稱之為業內的專家,和普通顧客相比,她們顯得過于專業,在介紹產品的時候引經據典,很強調產品的質量。而第二組銷售員,看起來就很普通,衣著不太起眼,在跟客戶介紹產品的時候,強調的是性價比高。
幾天之后,調查發現,第二組銷售人員賣出的產品數量,遠遠超過第一組。原因就是,第一組銷售人員讓普通的顧客覺得有距離感,而第二組銷售人員看起來更貼近真實的生活。
這也提醒了我們,如果你想跟誰成為朋友,讓誰對你有好感,那你就得先讓他相信,你和他有共同之處,你們很相似。這樣的話,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彼此的親密度。
上一篇:我們能寬容自己討厭的人,卻無法原諒討厭自己的人
下一篇:曾經的委曲求全,終會換來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