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或榮耀都無法阻擋追夢的腳步
“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你不能喪失尊嚴。”
2013年夏,一部《中國合伙人》讓時光瞬間穿梭回到久遠的年代,那些我們都曾擁有夢想的歲月。他說:“如果額頭終將刻上皺紋,你只能做到,不讓皺紋刻在你的心上。”他說:“失敗并不可怕,害怕失敗才是真正可怕,我們只有從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
影片講述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后的30年里,三個中國年輕人想通過托福去美國實現夢想的故事。他們就像飛蛾撲火一般,一心向往熾熱美好,卻燙成一身傷痕;退回理智后,從卑微中昂首,步步拾階而上,最終實現夢想。
“風車在四季輪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轉,風花雪月的詩句里,我在天天的成長……”
這是一部關于青年成長的勵志篇。20世紀80年代,成東青、孟曉駿、王陽,三個初出茅廬、年少稚氣的年輕人,懷揣著熱情和夢想,在高等學府燕京大學的校園內相遇,開始他們為了理想和追求的一場征程。
“過去的誓言,就像那課本里繽紛的書簽,刻畫著多少美麗的事……”
出生于留學世家的孟曉駿渴望成為一支指揮棒,站在美國紐約的土地上,改變世界。浪漫自由的王陽,盡情享受改革開放初期那蓬勃激昂的青春氣息。還有一個與他們都截然不同的人,成冬青,甚至可以說是他們眼中的異類。曾兩次高考落榜的農村青年成冬青,帶著些許土氣,些許膽怯,躋身于他們的行列。但是,成東青并沒有因此而卑微頹廢,他以孟曉駿為目標努力求學,積極進取。
“遙遠的路程,昨日的夢,以及遠去的笑聲,再次的見面,我們又歷經了多少的路程……”
三個好友最終只有孟曉駿獲得了美國簽證,現實和夢想的巨大差距讓成冬青和王陽倍受打擊。原以為三人從此就各奔東西,然而現實的奇妙就在于,它的發展永遠不可能聽從你的指揮,按照原先預設的方向。夢寐以求的美國并沒有給孟曉駿帶去多少喜悅,更多的是生活考量下的無奈和妥協:多少夢想跌落進美國街角的廚房,稚氣蓬勃的燕大學子成為了普通的服務員。最后無奈,只得回國加入被開除公職的成冬青和王陽辦起的英語培訓學校。
“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狂熱的夢;也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依然熟悉的笑容……”
三個經歷過現實挫折的年輕人,在找到努力的方向之后,仿佛又被注入了新的能量,開始了新的征程。
孟曉駿的新潮思想與成東青的謹慎保守摩擦出了諸多分歧,更是在公司股權分制問題上鬧得幾近決裂。但是,這一切內部的矛盾都隨著國際大環境的變動而發生著扭轉。當美元貶值,他們三個人合辦的英語學校被批斗成賣國學校時,成東青的擔當讓孟曉駿震驚,并深深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當因侵權糾紛而被起訴狀告時,三個患難與共的兄弟齊力趕赴美國談判,并最終將“新夢想”成功帶到華爾街上市,市值30億美金,成為中國第一只教育產業股。
三個普通的年輕人,因為懷有夢想,有為夢想執著努力的勇氣,而最終做成了一件不普通的事。而影片中的三兄弟,其實代表的就是片尾中閃現過的眾多面孔:柳傳志、馬云、楊瀾、俞敏洪、馮侖、李開復、張朝陽……他們把曾經的過往都視為一種經歷,無論卑微還是榮耀,都無法阻擋他們追夢的腳步。
在自然界中,有無數參天大樹利用身高的優勢,肆意享受著大自然的陽光雨露;同時也有一種生命在陰暗的角落里不被關注,默默生長。它們挨不到陽光,成長所需的水分和養料都需要自己努力去爭取。但正因為這樣,它們也就比其他向陽的生物更富有生命力,從而頑強地一點點生長,在無人注意的角落里悄悄長大,慢慢變壯。
成長和改變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默默實現的,一時的卑微并非一世的困窘。不要因為道路的坑洼就拒絕前行,更不要因為地勢的低谷而放棄山川大河。只有在坑洼中沉得住氣,吸取教訓,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加寬闊;只有在低谷中積蓄力量,有朝一日挺起腰板時的視野才能更加高遠。
上一篇:再好的想法,也要行動才能變成夢想
下一篇:唯有虛心學習的人才能夠掌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