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解讀他人的軀體語言
“他今天居然連胡子都沒刮,一定是跟女朋友吵架了。”
“開會時老板一直看著我,對我點頭微笑,一定是覺得我表現很好。”
“他說話時一直在搓手,肯定有強迫癥。”
……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人們這樣揣測他人的心理和情緒,而實際上這些揣測并不一定正確。原因很簡單——他們對他人的軀體語言的分析并不到位。比如,“胡子沒刮”,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時間不夠,可能是其他生活問題,把原因歸結于“和女朋友吵架”未免太過武斷;“開會的時候老板的笑容”可能是針對所有人的;喜歡“搓手”,也有可能是因為緊張,并不完全是強迫癥導致的……
很明顯,要正確解讀他人的軀體語言,我們必須綜合考慮,掌握一些解讀的規則,這些規則有:
1.理解要連貫
一些初學者經常犯一個最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將研究對象的某個動作或者表情分離開來,他們忽視了其他相聯系的表情、動作,然后片面地解讀他人的軀體語言。
比如,在與人說話時,他們看到對方撓頭,就以為對方是尷尬,其實撓頭的原因有很多,如去頭屑、頭癢、不確定、健忘或者在撒謊等,所以,其具體含義應當取決于同時發生的其他表情和動作。
其實,和句子一樣,我們說的每句話也是可以分解的,可以將其分解為詞語、標點等,每一個表情或動作就好比一個詞語,而每一個詞語的含義都不是唯一的。
因此,只有當你把一個詞語放到句子里配合其他詞語一起理解時,你才能徹底弄清楚這個詞語的具體含義。以“句子”的形式出現的動作或表情被稱為軀體語言群,即如,我們如果想說一句話,就至少需要用三個詞語來組織,才能清楚地表達說話的目的。可以這么說,如果一個人能夠讀懂無聲的軀體語言長句,并且準確地將它們用有聲的話語表達出來,那么,他的“感知力”一定很強,或者說他的“直覺”一定很靈敏。
所以,如果你想獲取準確的信息,就應該連貫地觀察他人的軀體語言。
當我們感到無聊或是有壓力的時候,我們常常會不斷地重復做一個或者多個動作。例如,不停地摸頭發或玩頭發就是這種情況下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可是,假如不考慮其他動作或表情,同樣的動作也很有可能表示這個人心中很焦慮或是不確定。
2.尋找一致性
研究表明,通過無聲語言傳遞的信息所產生的影響力是有聲話語的5倍;而且,當兩個不同的人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時候,尤其當這兩個人都是女人的時候,她們幾乎會全部依賴無聲的軀體語言進行交流,而無視話語所傳遞的信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遇到過一個案例。案例中,病人告訴他,她的婚姻生活十分幸福。在談話中,這位病人不斷地將她的結婚戒指取下,然后又戴上。弗洛伊德注意到了她這一無意識的小動作,他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所以,當有消息稱她的婚姻出現問題時,弗洛伊德絲毫不感到驚訝,因為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觀察軀體語言群組,注意軀體語言與有聲語言的一致性,就好比兩把金鑰匙,能夠幫助我們打開軀體語言的寶庫,從而正確地解讀出無聲語言背后的真正含義。
3.理解要結合語境
對所有動作和表情的理解都應該在其發生的大環境下完成。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大街上,寒風瑟瑟,你看到一個人,他雙手抱在胸前,那么你應該很清楚的是,他這樣做,并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為了取暖。同樣的情況,如果放到談判桌上,那么對方的意圖就是自我保護,你應該明白,他其實是想借此告訴你,他對你的話持否定的態度,或者他對你懷有敵意。
小貼士心理
身體就像一個無法關閉的傳送器,時刻傳送著人們的心情和狀態。語言通常用來表達正在思考的東西或概念,而非語言信息則更多地傳遞情緒和感受。因此,我們在解讀時,必須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考慮。
上一篇:培哥效應:孩子要想學習好,記憶是大關
下一篇:學會解讀客戶的身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