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塵世,留一份寧靜給自己
有人說,生命就像一艘船,穿過一個個春秋,經(jīng)歷過風風雨雨,才駛向寧靜的港灣。然而,習慣了處于喧囂塵世中的人們,習慣了呼朋喚友、三五成群甚至是燈紅酒綠的生活,他們很難安靜下來,一旦獨處時,會顯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排遣。有人說,孤寂是吞噬生命和美麗的沼澤地。其實不然,孤獨是讓內(nèi)心寧靜下來的絕佳方法,正如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中所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盡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消除執(zhí)念,便可寂靜安然。如果可以,請讓我預支一段如蓮的時光,哪怕將來有一天加倍償還。這個雨季會在何時停歇,無從知曉。但我知道。”可以說,每當寧靜的時候,我們更容易觸摸自己的心靈。
事實上,那些真正心靜的人,崇尚簡單的生活,極少拋頭露面,換來的是對人生,對社會的寬容、不苛求和心靈的清凈。他們像秋葉一樣靜美,淡淡地來,淡淡地去,給人以寧靜,給人以淡淡的欲望,活得簡單而有韻味。
南宋僧人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發(fā)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實際上,任何一個人,行走于世的時間長了,他的身心難免都會沾染上塵世中的塵埃,如果不停下來好好清理自己的心靈,那么,我們的心很容易堆滿灰塵。我們身邊有很多活得灑脫、快樂的人,他們的共同特質(zhì)在于,無論外界多么嘈雜,他們總會在自己的心底留一片凈土。
我們再來看下面一個白領女性的微博:
夜深了,總算安靜下來了,看著熟睡的孩子和老公,我端起一杯冰檸檬茶,打開電腦。忙了一天,終于可以找找自己的娛樂。
我習慣先看自己的微博,今天,不知道在朋友、同事中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看完微博后就一目了然。看來,微博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互動和聯(lián)系的一個重要平臺,我們也已經(jīng)習慣在這里互相問候、談論自己的家庭瑣事。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累,尤其是白天繁重的工作壓力和孩子的吵鬧聲,讓我覺得結婚對于我來說就是個錯誤,但只要看到熟睡的家人,我的心又多了一分安寧。
其實我是愛好文字的,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喜歡寫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只要一下筆,心中所有的郁悶情結都不見了。老公也曾說我的文筆不錯,問我要不要寫本書。其實,我覺得,文字只是記錄心情而已。
對于生活,我總是抱著知足的心態(tài)。太多的幻想都不太切合實際,過好當下的生活最要緊。所以,無論是微薄的薪水,還是全家5口人擠在80平方米的房子里,我都覺得無所謂,我更不會去羨慕他人的大房子、他人的社會地位等。朋友都說,我這人看得透徹,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都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好好想想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也許我們都能得到答案,也就沒有了那些浮躁之氣。
諸葛亮說:“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然而,身處鬧市,我們該如何才能獲得寧靜?只有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相反,假如我們讓心隨波逐流的話,那么必定流于俗套,隨波而逐流,為了眼前的浮華而拼命去追逐、去求索,這樣的人生非但不能寧靜,而且不能澹泊。處于喧囂的塵世中久了,你會習慣眾人聚集的生活,這個時候,你再也忍受不了孤獨,更談不上享受孤獨了。
塵世中的我們,也應該有這樣一份安然、寧靜的心,然而,如何才能讓心寧靜呢?
首先,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維沉浸下來,慢慢降低對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經(jīng)常歸零,每天都是新的起點,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你將對事物的欲望適當?shù)亟档停瑫A得更多的求勝機會。所謂退一步道路自然寬闊,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假如你遇到心情煩躁的情況,你可以喝一杯白水,放一曲舒緩的輕音樂,閉眼,回味身邊的人與事,對未來可以慢慢地梳理,既是一種休息,也是一種冷靜的前進思考。
最后,閱讀也是讓我們凝神靜氣的方法,廣泛閱讀,就是一個吸收大量養(yǎng)料的過程,要活著就需要這樣的養(yǎng)分。
總之,繁華鬧市,我們唯有讓自己的心寧靜下來,才能看淡得失、寵辱不驚、來去無意,才能活得快活肆意。
上一篇:咬咬牙,再堅持一次
下一篇:在忍耐中前進,在奮斗中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