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難而上,被拒絕也別沮喪
在大多數人的字典里,“拒絕”就等同于“否定”。的確,一個人若是得到對方的認同或者贊賞,那么通常就不會被對方拒絕。遭到拒絕,必定是因為自己不夠出色或者達不到對方的要求。因此,就有了因為被拒絕而灰心沮喪、失去勇氣的人,原本絢麗的夢想也因為被拒絕而失去了顏色、喪失了熱情。是的,沒有人喜歡聽到“不”字,沒有人喜歡嘗試被拒絕的滋味,但是正如一切生命中的權利一樣,拒絕也是他人的一項權利,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決定;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與心態,笑著接受拒絕,將它當作成長所必須經歷的階段,把它當作另一種形式的肯定。
比如,有人對你說:“你沒有工作經驗,而這又是我們所需要的。”你大可不必因此垂頭喪氣,相反,你可以笑著對自己、對別人說:“謝謝你說我是一張白紙,因為在一張白紙上作畫要比在一張已經被涂抹過多次的紙上作畫要輕松得多,也更加容易成功。”假如有人對你說:“你太年輕了,不夠成熟。”你也不必因此而感到惶惑不安,相反,你可以充滿自信地對自己、對別人說:“謝謝你說我年輕,年輕也是一種資本。因為年輕,所以我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和技能;因為年輕,所以我更有沖勁和活力;因為年輕,所以我沒有負擔,更能夠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事業中去?!边@種自信和樂觀是自我推銷中極為重要的要素,它不但可以令你看上去更具魅力,還可以影響對方的情緒和心態,改變對方的觀念和思想。即便是對方不改變心意,那又有什么關系呢?你已經肯定了自己,而這才是成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點。
《傷仲永》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被譽為“神童”的方仲永因為被成功的喜悅和贊美之聲所環繞,最終迷失了自我,“泯然眾人矣”。
而明朝嘉靖年間的一位神童卻和他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說起這事情的緣由,竟然是一次“被拒絕”。
這個孩子五歲開始學習經文,六歲時通曉六經大義,十二歲時考中秀才,可謂意氣風發、風光無限。然而,在他十三歲時,他生平第一次嘗到了“被拒絕”的滋味。
那是在他參加鄉試時,當時的考官湖南巡撫對他在場上的對答如流大為贊賞,還當場解下腰帶贈予他。但是,當他走后,巡撫暗暗吩咐手下,萬萬不可讓他考中舉人。
難道是巡撫大人對這孩子的才學不賞識嗎?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太愛惜這孩子的才華,所以才不忍心讓他和許多因為過早顯露才華而不思進取的少年一樣,荒廢了自己。他是要給這個孩子一些磨難和挫折,令他在磨難和挫折中更加茁壯地成長。
果然,這孩子經過這一次挫折之后,更加發奮刻苦地學習,變得更加沉著而穩健,不但三年后第二次赴考時一舉中的,并且從此后仕途一帆風順,最后成為一代名相。
他就是明朝萬歷年間的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治世奇才。
又有誰能夠說張居正的“被拒絕”不是一種真正的幸運呢?湖南巡撫當初對他的拒絕,不是對他的否定,相反,這是一種極大的肯定與愛惜。因為有了這次失敗,張居正才更明白成功的可貴,才學會了在一帆風順的時候戒驕戒躁,在身處逆境的時候不消沉頹廢,也因此才有了他人生和事業的騰飛與輝煌。假如他年少得志,又不經歷一絲挫折,就很容易養成驕傲自滿、狂妄自大的性格,而這樣的性格在波譎云詭的朝廷上是很難立住腳跟的,更別談做一番大事業了。
所以,聰明的你,在遭到別人的拒絕時,不要因此而心懷不滿甚至憤恨難平,而應笑著接受拒絕,并將這拒絕當作一種人生的考驗和另類的肯定!正如丘吉爾所說的:“所謂成功,就是不停地經歷失敗,并且始終保持熱情?!币淮斡忠淮蔚木芙^,能讓你一次比一次進步;一次又一次的拒絕,能讓你變得更加富有勇氣和毅力。所以,不要害怕被拒絕,這其實是對你人生的另一種肯定和褒獎。只有擁有這種心態的人,才能越挫越勇,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將那些因為被拒絕而變得消沉的人遠遠甩在身后。
上一篇:超越自卑,做自信少年
下一篇:這樣學習很有趣——探索性學習能激發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