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天才少年,曾經也是普通人
“看來,勤奮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趙天皓有感而發,“因為我沒有天才的大腦,那我只能好好努力,以勤補拙了。”
“其實,很多所謂的天才,都是經過后天的培養,才有了一番成就的。在此之前,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且,沒有人相信他們會成功。”說到這兒,方芳給他講述了關于童第周的故事。
世界上沒有天才,所謂的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童第周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里,他小的時候,是一個好奇心旺盛的小男孩。每次遇到不懂的問題,他都會問“為什么”,而每當這個時候,他的父親都會不厭其煩地解答他所有的疑問。
有一次,童第周在家門口的屋檐下看到了一排整齊的小坑,他想不清楚為什么,于是就跑去問他的父親:“父親、父親!為什么家門口的石階上,會出現一排小坑呢?難道是誰用錘子敲的嗎?”
父親回答:“傻兒子,那可不是用錘子敲的,那是屋檐上的水滴落下的痕跡。”
“水滴還能把這么堅硬的石階砸出坑來?”童第周驚訝地追問。
父親笑著點點頭:“當然了,‘水滴石穿’,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后來,漸漸長大的童第周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有事沒事兒,他都會就跑到小樹林里玩游戲。父親便嚴肅地對他說:“難道你忘了‘水滴石穿’的故事嗎?小小的水滴經過日積月累的努力,能夠把堅硬的石階滴穿,這是多么強大的力量!學知識也是如此,只要你肯努力,經過一點一滴的積累,就可以讓自己獲得大的成就。”隨后,父親拿出筆紙,寫了“水滴石穿”這四個大字送給了他,希望他可以像小小的水滴一樣,激發出自己無窮的能量。
由于家境貧寒,童第周一直都沒有上學的機會,等到他17歲那年,才正式踏入了校門。起初,他學習起來感到非常的吃力,在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他的平均成績才40多分。面對來自學校的壓力和父親的期望,他沒有放棄,而是發憤圖強,終于,在第二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平均成績達到了70多分。
經過了這件事,童第周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別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他也能夠做到,并且他把“這個世界上沒有天才,所謂的天才都是通過勞動換來的”這句話當成了他的座右銘,時刻激勵自己前進。
“這就是童第周的故事,”方芳道,“你看,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天才,即使再天賦異稟,沒有后天的培養和努力,也和普通人沒有什么兩樣。所以,無論你是不是有過人之處,都要加倍努力,否則,最終只會一事無成。”
沒錯,很多人都把偉人的成功當成理所當然,認為他們就是天才,他們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更高的成就。其實不然,即使再有天賦的人,也要經過后天的不斷努力,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對此,美國的科學家專門成立研究小組,挑選了5000位天才少年,經過了45年的長期追蹤,他們發現,這些所謂的天才少年,如果沒有家長和老師的幫助和培養,沒有自己的后天努力,就無法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所以,不要總是認為自己不夠聰明,沒有學習的天賦,其實,這些只是你懶惰的借口,要知道,天才等于99%的勤奮再加上1%的天賦,沒有了勤奮,怎么會有天才的誕生呢?
方芳有話要說
每個人都有過人之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你之所以沒有察覺,那是因為你并沒有成功挖掘自己的潛能。所以,不要羨慕別人比你聰明,要知道即使再聰明的人,如果他不努力,不上進,最后也只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與之相比,后天的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能不能夠珍惜時間努力讀書,還是要看你是否有決心成就最好的自己。要永遠相信勤能補拙的道理,很多的偉人天生就有缺陷,他們都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成了令人欽佩的人。生活在和平年代,又身強力壯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吸取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多向他們學習呢?
總之,少點抱怨,對自己多一點信心,相信自己也有成為天才的潛力,更要相信明天掌握在自己手中,它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智慧錦囊:沒有絕對的天才,只有因為不斷努力而成長的優秀的人才。
上一篇:很多時候,適當的放棄才是最好的選擇
下一篇:或許,奇跡就在下一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