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從他人身上尋找捷徑
我們常常說成功是沒有捷徑的,其實是想告誡人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踏踏實實,不要妄想投機取巧。其實,成功是有捷徑的,那就是學習成功的前輩,從他們身上吸取經驗和教訓,從而少走彎路。這是一種學習,能夠幫助我們避免在摸索的道路上碰得頭破血流,也能節省我們寶貴的時間。當然,前提是你要有虛心學習的態度,并且能夠有選擇地學習,把他們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從而產生切合實際的金點子、好主意。
人類社會之所以發展得這么快,突飛猛進,就是因為文明的傳承。試想。如果不是前人們發明了火,并且傳下來寶貴的火種,也許我們現在還在茹毛飲血。如果不是弗蘭克林發現了電并且對其進行研究,如果不是愛迪生發明了燈泡,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哪里有現在的工業文明呢?全人類的精神文明,都像是一棒接一棒的接力賽,不斷積累和傳承,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文明世界。雖然他人的經驗未必會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下來,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處處留心,從身邊的人身上,我們就能學到很多的知識。很多人也許會說,我想學,別人未必會教我啊。其實,學習的方式有很多人,諸如觀察,完全不需要別人教授你秘訣,你只要通過自己的眼睛,就能明白七八分的奧妙。再如,偷學。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你要想偷師學藝,就必須首先放低姿態。在封建社會,徒弟要想向師傅學習真傳,也許先得無償地伺候師傅的飲食起居好幾年呢!現代社會依然如此,要想言傳身教地得到師傅的真傳,我們首先放低姿態,耐住性子,打動師傅的心。此外,現代的市場經濟下,取長補短的合作也是一種共贏的學習方式。他有技術,你有資金,如果你們能夠合作,自然是珠聯璧合。當然,前提是要達成合作的共識,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識。這么說來,你是不是恍然大悟,覺得突然之間有很多學習的捷徑可走呢?
大學畢業后,學習軟件開發的李剛很想成立一家自己的軟件公司。從大學時代開始,他就為外面的一些軟件公司研發軟件,可以說技術層面來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他沒有資金。原本想成為自由職業者的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找投資人入股,自己則以技術入股。當時,正是軟件發展的頂峰時期。成立軟件公司,并不需要大量的資金。為此,李剛特意邀請了好幾個同學,來商量這件事情。其中有個同學家里很有錢,開辦軟件公司的啟動資金輕而易舉就能拿出來。而且,他對于軟件公司也比較感興趣。就這樣,李剛和那位同學達成一致。李剛技術入股,負責經營,占49%的股份。那位同學提供全部所需資金,負責管理,占51%的股份。很快,就在其他同學還四處奔忙找工作的時候,李剛的軟件公司紅紅火火地開業了。憑借大學期間積累的人脈和客戶關系,他們剛剛開業就簽了好幾單子。對于這樣的合作方式,李剛和同學都非常滿意。
李剛很聰明,即將大學畢業的他不想成為一個普通的打工仔,又因為自由職業不夠穩定,所以,他通過與同學合作,找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功開創了自己的軟件公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一種從他人身上找到的捷徑。試想,如果李剛依靠自己辛勤地工作來積累資金開公司,且不說他出去生活成本就要積攢好幾年才能有些資本,市場的機會也會轉瞬即逝。現代社會很多行業都講究合作,我們必須具有合作意識,才能取得共贏,才能讓自己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更加省時省力。
生活中的人們,你們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是否也面臨困惑呢?或者缺少經驗,或者缺少資金,這方面的欠缺都是很好彌補的。只需要合作共贏,就能很快解決。當然,如果你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資金,那就要多多開動腦筋,看看身邊的人如何在成功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的。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即使你們畢業于高等院校,學歷很高,也千萬不要妄自尊大。畢竟,學識、能力和經驗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缺一不可。從現在開始,奔跑吧!
心理小貼士
1.在其他人的身上,我們只要成為有心人,總能發現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時候,汲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能使我們少走彎路,這也就是所謂的捷徑。
2.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然而,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和他人合作,這樣才能共贏。
3.捷徑總是有的,就看你是否用心尋找,具有合作意識。
上一篇:失去,讓你更懂得珍惜
下一篇:孩子的睡眠焦慮有哪些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