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被拒者一些力所能及的補償
許多人不敢拒絕,就是害怕面對拒絕后的尷尬。畢竟,在拒絕面前,每個人都有一顆失落的心,那種空空的感覺很難受??扇绻患虑槟銓嵲跓o法應允,必須要拒絕對方,也不必太過糾結,遵從自己內心的決定即可。在拒絕之后,你可以試著通過彌補對方的心理空白,消除拒絕后的尷尬。
在人的心理機制中,心理補償效應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只不過,它是一種潛意識行為,沒有多少人會意識到它的存在,可一旦遭遇拒絕或失敗,就會不自覺地冒出來??纯聪旅娴倪@些獨白,你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那家公司也不怎么好,薪資待遇不算提高,就算錄用了我,我也未必會去。”
“說是精英選拔,其實就是挑出來最能干活的人,去背更沉的擔子。我不希望工作壓力那么大,現在這樣也挺好的,至少落得個輕松自由?!?/p>
“她也就長得好看點兒,其他地方也沒什么好的,整天擺著一張冰冷的臉,好像全世界都欠她的,一點兒生活情趣也沒有?!?/p>
“現在這單位雖然小點,可至少能得到領導的器重,先前許多心儀的大公司,未必能給我提供這樣的機會?!?/p>
細細琢磨這些話,無疑就是在被心儀的公司、異性拒絕后,或是競選失敗后,給予自己的心理安慰。如此種種,都是補償效應在作祟。所以,在拒絕了他人的請求之后,一定不要忽視對方的心理補償需求,可以主動給予對方一些安慰,化解雙方的尷尬。
如果你無法滿足對方提出的請求,那可以幫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補償。當朋友心急火燎地找尋解決方案,他只想到了向你求助,而你又覺得這條路不可行,此時你就可以向他提供另外的一條可行之路,如:“你剛才說的這件事,我恐怕無能為力,但我有另外一個建議,你可以試試看……”如果你提出的建議能被對方所接受,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就算對方認為不可行,至少你也在盡力幫他了,可減少對方的挫折感以及對你的怨恨心理。
在使用心理補償機制的時候,一定要表達出你愿意幫忙的誠意,緩解對方的被動局面。大致來講,你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來彌補對方空白的心靈。
·感同身受
面對面地安慰對方,讓其覺察到你內心的波動,這直接影響著安慰效果。如果你能夠對求助者的遭遇感同身受,就能最大限度地分擔他的痛苦。對于被安慰的人來說,這也是給予他們最好的禮物。
·坦誠相待
安慰別人時,如果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也不用太過焦慮。事實上,你可以實事求是地告訴對方:“可能我無法理解你的感受,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但我真的很關心你。”這種坦誠和直白,也可以給予被安慰者莫大的支持。
·設身處地
對于一些身陷囹圄的朋友來說,他們可能也無法說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樣的幫助。此時,就需要你設身處地思考一下,對方需要哪些幫助,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方便。
·提供資源
安慰別人時,雖然不需要幫對方解決實際問題,但可以向對方提供一些可用的資源,如專家、朋友,或是書籍、電影,等等。
·體驗成功
當對方心灰意冷時,不妨幫他回顧一下成功的體驗。如果他曾經在某個領域獲得過榮譽,你可以這樣說:“聽說你以前得過XX獎?當時是什么感覺?”聽他將過去的成功經歷和體驗,能讓其慢慢忘掉不愉快的事,重新找回自信。
上一篇:管理自我,敬畏自我
下一篇:給出充分的拒絕理由,獲得對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