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你的糟糕感受
重慶衛視曾經有檔心理溝通情感對話節目《大聲說出來》,它實際上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情感類調解節目,節目最終的目的就是讓不會表達或存在誤會的雙方當事人在專家的調解下達成一定程度的和解,或獲取一定的結果。看節目的時候,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這些人會愿意將自己的家長里短曝光在大眾的面前?為什么明明一些很簡單的誤會非要專家來支招才能夠達成和解?為什么明明一些很簡單的道理,他們卻不懂得?看了很多期,這樣的疑問絲毫沒有得到解答,反而越來越疑惑。直到后來,自己做了母親,有了家庭,才漸漸明白:有時候,生活中最為簡單的事情就是自己做。但凡涉及兩人以上的溝通需求,生活就會變成一道道復雜的選擇題。
親愛的朋友,生活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當你遇到不好事情的時候,其實美好的事物也就離你不遠了。而當你學會承受生命中一切的不美好時,你會發現,挫折其實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難以接受。只要調整好心態,掌握好正確的應對方法,挫折其實也可以變成人生中的一份幸運,更能夠成為你重新認知某件事的契機。因為正是有了它的出現,你才不得不去選擇另一條能夠接近成功的路,讓你有了更多的收獲。所以,當你煩悶的時候,如果你曾經習慣了獨自承受,卻讓你備受折磨并收效甚微,那么,這一回,不如選擇改變一下,選擇大聲喊出心中的怨恨與憤懣。或許,你會發現另一個更適合你的嶄新世界。
生活中的我們通常會遇到很多種人,有兩種人遇事看似會有一樣的表象,卻有截然相反的兩種內心。第一種人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表面都云淡風輕,盡管內心早已經焦慮不堪,我們稱其為“故作深沉派”。他們強裝鎮定是職位使然,更是一種人生經驗。第二種人是真的能夠云淡風輕地處理好生活中一切的瑣碎與苦難,他們把榮辱得失看得很淡。生活中的我們如果能成為第二種人固然好,若達不到這種境界,也不必故作深沉,因為太害怕而故意選擇充耳不聞,因為太膽怯而故意選擇視而不見,更因為太懦弱而故意選擇閉口不言,百依百順,這樣的人最容易做出極端的舉動。這樣的人實在太過黑暗,我們應該從本心開始改變,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從張開嘴巴開始,從開口說出你的悲傷開始,從大聲喊出你的郁悶開始。
年初的時候,小張重新換了一份工作。作為單位里的新人,初來乍到,小張很是謹慎,凡事盡可能地小心仔細,想要盡可能地規避風險。然而,重新進入一家與以往毫不相同的公司,小張以往的工作經驗完全套用不上,其實際表現遠遠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當時招小張進來的領導找他談話,對他提出更高的期望與鞭策。內心本就焦急的小張這下更加慌亂,甚至手足無措起來。為此,小張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下班在家的時間,小張也提不起任何精神,總是繃著一張臉,一點也開心不起來。父母忍不住詢問起小張的心事,小張卻秉著“報喜不報憂”的原則將父母敷衍了過去。
小張本想獨自消化這些負面情緒,可是這些負面情緒一直揮之不去,嚴重影響到了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眼見自己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小張的內心感到憋屈得想要爆炸。終于,小張忍不住地在房間里朝著空氣吼了一通,沒想到自己卻感受到了久違的暢快。于是,小張面向窗戶,朝著室外的空氣,看著遠方的風景,將自己這些日子以來內心的郁悶和煩躁一并吼了出來。結束之后,小張發現,積壓在自己內心中的巨石似乎被挪開,自己頓覺輕松了許多,情緒也不再低落。于是他仔細整理了最近工作中的得失,并制訂了詳細的工作計劃。一段時間后,小張的工作走上了正軌,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原來,當你沉浸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的時候,自己會將人生中的很多小事想象成災難性質的大事,因而越想越悲傷,但其實,跳脫出來以后,你就會發現,這些不過只是滄海一粟,實在不足掛齒,更不應該浪費自己這么長的時間。
親愛的朋友,這世上從沒有白費的努力,也沒有碰巧的成功。看似是無心插柳,其實都是別人經年累月努力之后的水到渠成。學會控制自我的負面情緒,學會發泄自我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人生路上應當具備的一個重要能力。遇到悲傷苦痛的時候,不要逞能地選擇自己默默承受,學會傾訴,學會發泄,學會正視,大聲喊出自己的郁悶與煩躁,然后你會發現:生活其實很美好,只是身在其中的我們經常會迷失。
上一篇:說“不”是你的權利,沒什么不好意思
下一篇:調整心態,讓自己適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