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獨立解決困難
周末的時候,媽媽帶哲哲去商場里玩,因為哲哲貪玩商場里的滑梯,所以不小心和媽媽走散了。其實他不知道,媽媽就在不遠處觀察著他呢。哲哲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這可怎么辦呢?一開始他急得直掉眼淚,但是他突然想起媽媽說的話——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要找可靠的人獲得幫助,要能夠自己保護自己。所以他擦干凈眼淚,趕緊走到服務臺。他還沒有服務臺高呢,必須踮起腳尖才能看到服務臺里的阿姨。媽媽遠遠地聽到哲哲問阿姨:“阿姨,我找不到我媽媽了,您可以幫我播放尋找媽媽的廣播嗎?”阿姨看到哲哲孤身一人,知道哲哲肯定和家人走散了,很快給哲哲播放了廣播,并且詢問了哲哲媽媽的電話。聽到廣播里傳來哲哲的聲音,媽媽感到非常欣慰:哲哲終于能夠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自主地想辦法解決難題啦!
現代社會,大多數家庭里都只有一個孩子,不管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長輩,都會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漸漸地,孩子就會越來越驕縱,各方面的能力也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這是因為父母不可能永遠跟在孩子身后,為孩子提供保護,成為孩子的后盾。總有一天,孩子要長大,離開父母的身邊,獨自面對社會,獨自面對生活,獨自解決難題,與其讓孩子在父母老去,沒有能力繼續為他提供庇護的時候,倉皇失措地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不如早早地鍛煉孩子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這樣孩子才能增強自信,增強內心的力量,從而讓自己全力以赴地做好該做的事情,也迎難而上地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
要想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父母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父母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對于自己的事情都不能力所能及地去做,那么又如何能夠獨立解決困難呢?
其次,當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父母不要大包大攬,更不要代替孩子去解決難題。例如,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父母往往會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這么做只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明智的父母會引導孩子進行思考,也會教會孩子如何運用各種工具去解決問題,而不會代替孩子去解決問題。對于生活中的困難更是如此。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可能是完全順心如意的,所以父母要教會孩子面對難題,解決難題。
在必要的時候,父母要為孩子提供幫助。有的時候,孩子是因為力所不能及而無法解決難題,那么父母就要為孩子提供輔助的條件,給孩子提供有效的幫助。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力量,也會增強信心。
最后,沒有機會要創造機會,循序漸進地鍛煉和提升孩子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孩子解決困難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尤其是獨立性,更是需要后天漸漸培養起來的。父母在給孩子設置難題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給孩子過于簡單的題目去解決,這會沒有挑戰性。也不要給孩子太難的問題去解決,這會讓孩子產生畏難情緒。應該給孩子那些經過努力能夠解決的難題,這樣孩子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會努力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也全面地提升自己的水平,從而快速進步和成長。
總而言之,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實現。父母對待孩子的成長要有足夠的耐心,要相信孩子是可以做到的。父母只有把信心傳遞給孩子,孩子才能信心倍增,這對來自孩子的成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讓孩子承擔犯錯的后果
下一篇: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