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譯注·坤卦第二·《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譯文】 《彖傳》說: 美德至極啊,配合天開創萬物的大地! 萬物依靠它成長,它順從稟承天的志向。地體深厚而能普載萬物,德性廣合而能久遠無疆;它含育一切使之發揚光大,萬物亨通暢達徧受滋養。雌馬是地面動物,永久馳騁在無邊的大地上,它柔和溫順利于守持正固。君子有所前往,要是搶先居首必然迷入歧途偏失正道,要是隨從人后、溫和柔順就能使福慶久長。往西南將得到友朋,可以和朋類共赴前方;往東北將喪失友朋,但最終也仍有喜慶福祥。安順守持正固的吉祥,正應合大地的美德永保無疆。
【注釋】①至哉坤元——至,形容詞,指地生養萬物之德美善至極。《正義》:“至,謂至極也。言地能生養至極,與天同也。但天亦至極,包籠于地;非但至極,又大于地:故《乾》言‘大哉’,《坤》言‘至哉’。”此句至“乃順承天”,釋卦辭“元”。②無疆——兼含地域無涯和時間無限之義。《正義》:“凡言‘無疆’者,其有二義:一是廣博無疆,二是長久無疆。” ③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弘,《爾雅·釋詁》“大也”,邢昺疏:“含容之大也”。《集解》引崔憬曰:“含育萬物爲‘弘’,光華萬物爲‘大’;動植各遂其性,故曰‘品物咸亨’也。”以上四句釋卦辭“亨”。④柔順利貞——此句連上文“牝馬地類,行地無疆”,釋卦辭“利牝馬之貞”。⑤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得常,謂“坤德”能順則福慶常保。這三句釋卦辭“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集解》引何妥曰:“陰道惡先,故‘先’致迷失;‘后’順于主,則保其常慶也。”案,《正義》、《集解》、《本義》,皆以“君子攸往”連上文“柔順利貞”;何楷《古周易訂詁》曰:“‘君子攸行’,雖趁上韻,然意連下文,釋卦辭‘君子有攸往’也。”今從何說。⑥東北喪朋,乃終有慶——終,至終、終極。此謂往東北方向雖喪陽失朋(參見卦辭譯注),但行至終極,必將旋轉爲“西南”向(閱《十二辟卦圖》可知),則也出現“得朋”之“慶”,故曰“乃終有慶”。這是揭示陰陽循環消長之理,表明只要安順守持“坤”德,即使“喪朋”,也將出現“得朋”之時。《折中》引喬中和曰:“坤惟合乾,故得主。得主,故‘西南’、‘東北’皆利方,‘得朋’、‘喪朋’皆吉事。”此說似與卦理有合。以上四句釋卦辭“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案,尚先生既取《十二辟卦圖》釋“得朋”、“喪朋”,指出“喪朋”之“終”在亥位;又取《后天八卦方位圖》(見書首《讀易要例》)與之對照,指出《辟卦》“亥”下,正是“后天”“乾”位(又稱“亥下伏乾”),乾爲陽,故終至得朋“有慶”(《尚氏學》)。此說宜資參考。⑦應地無疆——此釋卦辭“安貞吉”。馬其昶云:“君子有‘安貞’之吉,所以應地德也。”(《重定費氏學》)
【說明】《易傳》原各自爲篇,后人以《彖傳》、《象傳》分附于經文之下,蓋始于東漢鄭玄(參閱《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傳》)。今本《周易》的通例是: 自《坤》以下六十三卦,《彖》、《象》皆散附卦辭、爻辭后;唯《乾》卦先卦爻辭,后《彖》、《象》、《文言》,經傳不混,似是傳《易》者有意留此一例,讓讀者據以明了《周易》經傳各自分別的本來面目。
上一篇:周易·說卦傳《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下一篇:周易·萃卦第四十五《《彖》曰:“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王假有廟”,致孝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