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第四十一
兌下艮上
損為減損,損有馀以補不足之意,亦即損過以就中。損卦是由兌、艮兩卦組成。
從卦象來說,艮為山,兌為澤,下兌上艮,是山下有澤,則山上的土石剝損掉落,從而壅塞了兌澤。對山來說,山日漸剝削為損;對澤而言,澤日漸壅塞也是損。損卦乃是由泰卦而來,泰卦的九三往居上位,即所謂“損剛益柔”、“損下益上”,就成了損卦。
《易經》以中道為尚。行事倘有過越中道,當知減損過越之處以回歸中道,這就是減損的正道。損卦初爻損己以益人,三、四兩爻損己以從人,六五損己而受益,二、上兩爻則不待損己而仍可益人。
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孚”是誠信的意思。“曷”,通“何”,是疑問詞。“簋”(guǐ)是享祀時盛黍稷的圓形食器。減損應該以至誠之心為之,這樣才能得大吉而無過咎。因為減損本拂逆人情之事,若有過與不及,或是時機不當,必致紛擾不已。唯有以至誠之心,減損有馀以增補不足,當損則損,不當損則不損,損道才能貞固常行,而利有所往。“曷之用”為設問詞,問用損之道應如何。“二簋可用享”則是以祭祀為例說明用損之道。享祀貴在誠敬,祭品、儀節皆只是用來文飾誠敬之心。假若太講求外在的文飾,而忽略了內心的誠敬,則虛偽不實,本末倒置。此時減損虛文反可以顯示誠敬的重要性。所以處于應減損文飾之時,只準備二簋至薄的祭品,也可以用于享祀。
例解 年關將近,常見公司老板為員工的年終獎金傷透腦筋。如果公司今年營運狀況不好,則不得不減少獎金。但是減多了,恐怕員工怏怏不快,而影響了工作熱情;減少了,公司又會有經營上的困難。其實公司領導者若能以至誠之心,坦白向員工說明原委,請下屬共體時艱,員工不但不以減少獎金為意,反能與上司同心協力,共渡難關。由此可見,減損若能以至誠為之,非但不為過,還能得吉。
初九 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遄”(chuán)是迅速之意。“已”是治病止疾。初九以剛爻居陽位,陽剛有馀。與初九相應的六四卻以柔爻居陰位,有陽剛不足的弊病,所以稱為“疾”。在下的初九斟酌減損多馀之剛以增補在上的六四,正如治病止疾一般,最好迅速治療,才能得救。
例解 從“損剛益柔有時”來說,在一個家庭中,最受父母寵愛的往往是幺子。這是因為父母認為年紀較長的孩子較為懂事而能自立,幺子則因幼小,尚不知如何待人接物,父母自然較為關心。這本是人之常情,合乎“損剛益柔”之理。但若對老幺過于溺愛,而對其他孩子損之太過,則不但會引起其他子女反彈,老幺也會因此而生嬌、驕之心,成為家中的小霸王,人格產生偏差,如此則是禍,不是福。
九二 利貞。征兇。弗損。益之。
九二以剛爻居陰位,得下卦之中,若能堅守剛中貞正的美德,志在自守,不肯妄進,則無所不利。若是背棄本有的中正之德,前往取悅六五,則為兇。因為九二以剛爻居陰位,剛柔相濟,剛非有馀;而與九二相應的六五以柔爻居陽位,也是剛柔相濟,剛非不足。若于此時減損,不符“損剛益柔”、損有馀以補不足之道,所以不用損,也不可損,否則將反致弊害。“弗損,益之”指九二無須自損陽剛,也能增益與其相應的六五。換句話說,九二大臣不損減自己的陽剛中正之德,正所以增補六五君主的盛德光輝。
例解 北宋理學家程頤(1033—1107)曾被擢為學政殿說書。他以一介平民躍為帝師,為年僅十多歲的哲宗皇帝講書,照樣莊嚴持守,毫不寬縱。甚至要求改變講官站著輔講的慣例,準許坐講。有人因此質疑程頤事主不恭,程頤答說:“我以一介布衣擔當輔導皇帝的重任,不可不自重。”一日,講罷,還未退,皇帝在花園折一柳枝,程頤見了,就訓誡皇帝:“這是春天萬物發生之時,皇上不該無故摧折新生。”程頤這種“弗損,益之”的莊重態度,正是九二“利貞”的最佳表現。
六三 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損卦本從泰卦而來。“三人行”指泰卦下體的三個陽爻。“損一人”則指泰卦九三減損為六三。“一人行”謂泰卦九三上行而為上九。“得其友”指上九得六三為友,因為兩者相應,陰陽為友。《系辭傳》引孔子語解釋此爻:“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并說:“言致一也。”正是表明陰陽兩氣的相感相求、合和專一是宇宙萬物生生不息之本,所以“一人行則得其友”。故陰陽相求,二而為一。若過二而為三,則有馀而當損,所以說“三人行則損一人”。
例解 從人類社會來說,由于男女互相感應,結成夫妻,建立家庭,不但穩定了社會的結構,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更由生兒育女,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成立新家,從而延續了人類族群的生命,傳遞了人類的經驗,使文明得以生生不息。
六四 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
六四以柔爻居陰位,陰柔太過,有陽剛不足的弊病,所以稱為“疾”。使初九急速往救六四陽剛不足之弊,所以說“損其疾”。六四自損其陰柔以從陽剛,正如人減損不善以從善。減損己過,越快越好,快則過不至于太深。若能損過遷善,則過不為過,實為可喜之事。所以爻辭說“有喜,無咎”。無妄卦九五爻辭說:“無妄之疾,勿藥有喜。”以勿用藥為喜,與損卦六四之疾以速救為喜有所不同。此外,初九爻辭也提到“已事遄往”,強調損剛益柔應及時為之,方能無咎。初九須盡速往救,六四須從善如流,雙方同時配合,才能達到損過以就中的目的。
例解 古人有言:“君子聞過則喜。”真正的君子不但謙恭,而且有知過能改的氣度。超凡入圣的完人固然令人景仰,知過毋憚改的君子也令人佩服。
六五 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朋”原作“菙”,古人以貝為錢幣,稱“貝貨”或“貝幣”,而以二貝或五貝為“朋”。“十朋之龜”乃是值十朋之龜,意指尊貴的大寶物。六五以柔爻居上卦中位,得一卦尊位,下應九二陽剛,代表至尊王者具有中正柔順的美德,能夠虛中自損,下求九二賢能之士。六五能禮賢下士,雖屈尊就卑,而實受天下之益,得天下之利。即使以如十朋之龜般的貴重寶物來增補六五,也不能辭卻,大吉由此可知。
例解 三國劉備“三顧茅廬”是人們熟知的千古佳話。劉備初起時,寄人籬下,無寸土可以立業。聞隱居隆中的諸葛亮是位奇才,便不顧嚴寒,三次造訪。最后終于感動諸葛亮。劉備自此獲得諸葛亮的竭誠輔佐,得以大展宏圖,終能建立蜀漢政權,三分天下。劉備能屈尊就卑,禮賢下士,而受天下之益,正是六五爻辭所說“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上九 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
“得臣”,指得人心歸附。“無家”,意指沒有遠近內外的限制。上九處當“損下益上”之時,居于損卦極上之處,損極則益。上九本來想要自損以益人,但居上而益下,正所謂“惠而不費”,施惠于民而無須耗損財用,也就是不必損己即可益人,如此則無咎,守正得吉,利有所往。上九無私而能廣施恩惠,無內外遠近的差別,自然人心歸附。所以爻辭說“得臣,無家”。
例解 從領導藝術來說,領導者若能給下屬適時的贊美,必能激勵下屬的士氣,這種“惠而不費”的贊美與鼓勵,不必損己即可益人,久而久之,自然人心悅服。“得臣,無家”,又何必刻意收買人心、籠絡關系呢?有親和力又不失威嚴,贊美下屬,卻又不失身份,這才是領導者的風范!
上一篇:白話《易經·兌下離上》原文釋義
下一篇:白話《易經·兌下震上》原文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