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渙卦第五十九·《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譯文】《象傳》說:風行水面,象徵“渙散”;先代君王因此通過祭享天帝,建立宗廟,以歸係人心。
【注釋】①風行水上,渙——釋《渙》卦上巽爲風、下坎爲水之象。②先王以享于帝立廟——這是說明“先王”觀“風行水上”之象,悟知“散中有聚”之理,故“享帝”、“立廟”以歸繫天下人心。《程傳》:“收合人心,無如宗廟,祭祀之報,出于其心。故‘享帝’、‘立廟’,人心之所歸也。緊人心,合離散之道,無大于此。”
【說明】本卦取名“渙”,含有散而不亂、文理爛然之義。推其寓理,凡物之聚,必來自散;而秩然有序之散,又能各顯物用:分中見合,形散神聚,正是處“渙”之道。觀其卦象,“風行水上”,則水面淪漪泛起,正見自然之“文”。于是,《渙》卦的卦象便被后代文論家所引申發揮,成爲“自然成文”說的源頭。如蘇洵謂“風行水上”爲“天下之至文”,并稱“天下之無營而文生者,唯水與風而巳”(《嘉祐集》卷十四《仲兄字文甫說》);李贄以爲“風行水上之文,決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李氏焚書》卷三《雜說》);乃至顧炎武評析詩文的“繁簡”時也指出:“昔人之論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簡,則失之矣。”(《日知録》)可見,本卦大象所含藏的美學因素,是值得認真挖掘的。
上一篇:周易·小畜卦第九《《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下一篇:周易·益卦第四十二《《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