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泰卦第十一·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譯文】上六,城墻傾覆到乾涸的城溝裹;不可出兵征戰,自行減損典誥政令,守持正固以防憾惜。
【注釋】①城復于隍——復,通“覆”,《說文》引作“覆”;隍,《集解》引虞翻曰:“城下溝,無水稱‘隍’,有水稱‘池’”。此句以城墻塌入城溝喻泰極否來。《王注》: “居《泰》上極,各反所應;泰道將滅,上下不交;卑不上承,尊不下施。是故‘城復于隍’,卑道崩也。” ②勿用師,自邑告命——邑,通“挹”,猶言“減損”;告命,即“誥命”,指訓誥政令,這兩句說明上六當“泰”道轉壞之時,居位尊高,不可興師妄動,而要自我精減繁文、改革弊政,以求渡過危難時期。《尚氏學》承吳汝綸先生《易說》指出: “邑,挹之省文,挹損也。言自挹損其告命,如后世之下詔罪己也。”此即揭明處《泰》上六之時,當“勿用”、退處。案,《正義》釋“自邑告命” 曰: “于自己之邑而施告命”,可備一說。③貞吝——猶言“守正防吝”(參閱《屯》九五譯注)。此謂上六將臨“否閉”之世,實因“時窮”所致,故希冀其自守正固,或可避兇免“吝”;所謂“貞”者,即前文“勿用師,自邑告命”之旨。
上一篇:周易·困卦第四十七《上六,困于葛藟,于臲臲,曰動悔有悔,征吉.》
下一篇:周易·歸妹卦第五十四《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