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走險著·拚死出擊,全師保城
隋開皇九年(589),嶺南酋長王仲宣起兵反隋,鋒芒直逼廣州。隋高祖詔令柱國、襄陽公韋洗為行軍總管,涼州道黜陟大使慕容三藏為副手,率大軍救援。援兵到廣州即投入戰斗,韋洗不幸身中流矢,當場陣亡,三藏遂一肩挑起檢校廣州道行軍事的重擔,駐守廣州。至開皇十年(590),王仲宣對廣州城形成了四面圍攻的總體態勢,且攻勢如潮,晝夜不息。三藏堅守了一個來月,發現城內糧食漸漸告急,箭已全部用光,幾天來的戰斗主要是依靠城墻上的短兵肉搏才將敵人擊退,將士的傷亡明顯比以前增加,再這樣下去肯定用不了多久廣州城就會落入敵人手中。怎樣才能力挽狂瀾,卻敵保城呢?援兵是第一不能再做指望的,因為時間上根本就不允許。其次也不可心懷僥幸,希望王仲宣內部發生權力之爭,自行瓦解,有種種跡象表明,王仲宣的這支部隊并非如某些人所想像的那種烏合之眾,盡管他們的攻戰策略并不高明,但看得出他們確是上下一心的,其頑強勇敢精神并不比官軍遜色就完全可以證明這一點。除了靠自己,此外絕不會有什么奇跡發生。三藏知道,王仲宣的最大弱點就是輕視謀略,目前的局勢又有足夠的理由使他產生驕傲輕敵的情緒。他分析,王仲宣或許早已認定官軍除了死守之外別無自救良策,而這又恰恰可以成為他在最后時刻的致命誤解,因為官軍仍有孤注一擲、傾城出擊的力量,三藏相信這種方式實際上也就是官軍死守以外的唯一選擇,而且有五成以上的勝算。入夜,廣州城的鐵門無聲地開啟,三藏親率一支精銳騎兵從門洞的暗影里如飛沖出,殺向敵陣,憤怒的刀劍挾著寒光帶著敵兵的鮮血上下翻飛。敵營立刻開了鍋,擋在前面的瞬息斃命,守在后面的拔腿就逃,響成一片的驚呼聲、慘叫聲在南國的夜空里顯得特別凄厲!他們做夢也沒法想到,守御尚且自顧不暇的官軍居然會有如此凌厲的一擊。戰爭無情,疏忽就意味失敗,大意則近于死亡,到了這種時候,王仲宣也只得黯然認命,率眾撤退。(《隋書·慕容三藏傳》)
上一篇:恩威并施·或誘或擊,節制突厥
下一篇:反客為主·攀同宗,劉璋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