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法學·禮法學的歷程·禮法學的衰微階段——近代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資本主義列強用武力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中國逐步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戰敗和簽訂的辱國喪權的《南京條約》使人們清醒地看到封建統治者的腐敗和封建制度的黑暗,他們開始將反抗資本主義侵略與反抗封建專制統治結合起來,將借用西方先進技術、文明制度、進步思想與改變中國現狀結合起來,各種政治派別和各種思潮分庭抗禮: 主張“經世致用”、“變法圖強”的地主階級改革派;力主“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用夷變夷”的官僚地主階級洋務派;以武裝起義猛烈沖擊滿清王朝統治的太平天國農民革命派;要求學習西方,分權改制,實行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改良派; 堅持綱常禮教和清王朝統治的頑固派;力圖結束封建制度,實現民主共和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這些思潮此起彼伏,各自為陣,打破了禮法學一統天下的局面,使它黯淡失色,失去了往日的尊嚴。清末修律原本是預備立憲騙局中的一個節目而已,但客觀上宣告了禮法學作為法律的指導思想和內在精神的歷史的終結。此后,它只是作為歷史上法文化的積淀保留在中華民族的法意識、法心理和法行為之中,并影響著現實的法制建設。
上一篇:禮法學·禮法學的歷程·禮法學的延續階段——宋明清
下一篇:考試制·宋代科舉制的改革與發展·科舉制三年大比三級考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