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之戰(1916年~月)
1916年2至3月,護國戰爭中,貴州護國軍第1軍右翼軍進攻四川綦江的作戰。
1916年1月27日,貴州獨立,都督劉顯世將部分黔軍與云南護國軍徐進縱隊一部編為護國軍右翼軍,下轄3個支隊,擬攻綦江,進取巴縣(今重慶)。2月3日,右翼軍由貴陽出發。14日,熊其勛率左支隊攻占川邊天險九盤子,繼克大沙溝、趕水、東溪等要地。胡忠相率右支隊攻占青羊寺。16日,左支隊又占分水嶺、柑子椏等險隘,18日奪取馬口埡,前鋒進逼橋壩河,距綦江僅5千米。袁軍在橋壩河筑有堅固防御工事,護國軍進攻受阻,退守兩路口。24日,袁軍向綦江西南龍臺寺、高廟一帶反攻,企圖從翼側抄襲護國軍后路。鑒于此,護國軍當晚退守東溪。為保證側后安全,遂放棄攻綦江的計劃,以主力奪回龍臺寺。27日,綦江袁軍反攻馬口埡,護國軍第1軍總司令蔡鍔派來增援的滇軍華封歌支隊奮勇迎戰,將其擊退。時袁軍第6師向護國軍右翼進攻。護國軍為防兩面受敵,主動收縮兵力,于28日又退駐東溪一帶。此后,雙方在青羊寺一線展開拉鋸戰,互有進退。3月9日,袁軍兩個旅攻占扶歡鎮。10日,護國軍從東溪、趕水和興隆場兩個方向組織反攻,未能攻破袁軍陣地。16日,鑒于袁軍又有大批援兵入川,戰局發生變化,護國軍從東溪退守松坎一線。17日,袁軍占領東溪。
至此,護國軍攻取綦江、進窺巴縣的作戰計劃,終因兵力薄弱和沒有集中兵力殲敵而未能實現。
上一篇:《秦滅六國的戰爭(公元前6~前1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鳴條之戰(公元前1600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