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軍嘩變為救國 鏡泊湖畔志未酬
韓仁和(1913—1941),滿族,烏拉街舊街村生人,原舊街小學校校長韓群和的二哥。有的書籍說他是朝鮮族人,大錯特錯。
1926年,年僅十四歲時,在舊街老城里讀完了國民優級小學,之后,為了謀生而投軍,在駐防烏拉街“后府”院內的偽吉林警備區第五旅第十四團迫擊炮連當上了一名偽軍。
1933年年初,曹國安(今吉林市船營區大綏河鎮干溝村人,中共黨員)受黨組織指派,乘招募之際,打入烏拉街偽吉林警備區第五旅第十四團迫擊炮連內,當了一名偽軍,同時應招的還有愛國青年張瑞麟。入伍后,曹國安被編入第三排,張瑞麟被編入第一排。不久,該迫擊炮連奉命移防于吉林市東大營進行軍訓。在此期間,宋鐵巖(今吉林市昌邑區樺皮廠鎮春登河村人,中共黨員,曹國安的親外甥)被曹國安安插到該迫擊炮連第二排當兵,由曹國安負責發展張瑞麟為中共黨員。同年4月,偽軍第十四團迫擊炮連,奉命調防吉海鐵路線上的煙筒山(今磐石市煙筒山鎮),連隊駐于離車站不遠處的一家燒鍋大院(鎮日雜收購站原址)。大院東北角上的炮臺里,其實就是當年曹國安、宋鐵巖、張瑞麟三位地下黨的秘密開會點,旨在組織全連隊適當時機舉旗嘩變。同年5月29日(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晚上,在連部文書曹國安的提前準備下,事先打死了一名偽連長和兩名偽排長,接之率六十余名偽軍成功的嘩變了!事成之后,將該連隊開往官馬屯石虎溝老爺廟(今呼蘭鎮官馬村),加入了南滿游擊隊。韓仁和,當上了一班班長。同年8月,韓仁和加入了中共黨組織。9月份,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成立。韓仁和,升任師部秘書。這一年,他年僅二十一歲。
1934年11月,正式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韓仁和,提升為軍部秘書長。這一年,他年僅二十四歲。
1936年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改編成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韓仁和,被選為軍黨委委員兼軍部秘書長。
1937年6月,隨軍從集安(今吉林省集安市)始發,北走東豐(今吉林省東豐縣)欲與第三師會師,不料在恒仁縣(今遼寧省恒仁縣)奎興京黃土崗子與敵相遇,不幸左眼中彈,險些喪命。這便是韓仁和在生前照片中,左眼戴黑眼罩的由來。
1938年3月13日晨,他參加了由楊靖宇指揮的“老嶺隧道戰斗”,遺址在今通化縣石湖鎮老嶺村至集安市雙安鄉上雙安村之間處,一次性解救出挖筑隧道的勞工五百余人,繳獲一批軍用物資,偽軍全部被俘。在這場戰斗中,打死日軍守備人員、隧道工地監工、南滿鐵道株式會社職員和雇員的名字是:山田芳松、榮田太十郎、漆煙千代松、戌亥淺松、久保真左衛明;打傷的是:河島仙太郎、神田重治;戰俘的是:松田伊作等十余人。同年5月,抗聯一、二兩軍合并成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下設三個方面軍和一個警衛旅。韓仁和,被提拔為第一路軍參謀兼警衛旅政委。是年,年僅二十六歲。事后,隨楊靖宇反攻集安城,活捉了日本軍事顧問小林、竹內二人。戰后,參與組建“少年鐵血隊”。
1939年,由他直接領導的警衛旅,承擔著保衛第一路軍總司令部的重要使命,因而成了敵人攻擊的重要目標。同年冬,敵人在叛徒的引導下,合圍了總司令部和警衛旅于蒙江(今吉林省靖宇縣)與輝南縣兩地之間交界處。他率部沖出重圍后,奔赴北部樺甸縣境內。就在這次突圍中,第一軍軍長兼政委楊靖宇將軍以身殉職了!
1940年3月至4月間,他率部與魏拯民第十一路軍會師于長白山林海之中。之后,率部周旋于樺甸、輝南、敦化三地之間開展游擊戰爭。
1941年春,他率部由敦化轉移到吉東地區寧安縣境內,在鏡泊湖灣溝處(今鏡泊湖鄉灣溝村南灣溝林場)與敵相戰中,不幸犧牲,時年二十九歲。
韓仁和生前,既是楊靖宇將軍的親密戰友,也是得力助手。由一名偽軍變成一名抗聯英雄,這無疑是時勢造英雄,亂世出梟雄的結果。
上一篇:有學問賜“巴克什” 功成名就惜無嗣-烏拉街歷史文化
下一篇:皇后原本生親王 緣何皇帝叫額娘-烏拉街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