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原本生親王 緣何皇帝叫額娘
孝敬憲皇后(?—1731),明烏拉部女真人,姓那拉氏,祖籍地在烏拉部屬城宜罕山山城。她的父親是長支第十世祖費揚古。烏拉那拉氏在束發之年,被選入深宮大院當上了侍丫環。稍長時,由康熙帝作媒,將她納為第四子胤禎(雍正帝)嫡福晉,生一子:弘暉(行一)。
清雍正元年(1723),由福晉封為皇后。
雍正九年(1731)農歷之月間,因病早殤。針對她的死,雍正帝異常悲傷。曾諭旨道:“皇后自垂髻之年,奉皇父之命,與朕結合。四十余年,孝順恭謹,始終如一。朕因患病多時,好容易痊疒愈;若親臨喪事,恐會觸景傷情。過度悲哀,致使舊病復發。朕未盡夫婦間的禮教,心中很是難忍。但大臣們勸朕說:明代也沒有皇后喪禮非皇帝親自奠祭不可之規!因此,朕今特令皇子們朝夕奠祭”。謚號“孝敬”,史稱“孝敬憲皇后”。
如上所說:孝敬憲皇后死時的奠祭儀式,雍正帝沒有親自參加?;实圩哉f的“夫婦”,只是所謂的“夫婦”而已!
時隔四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駕崩。烏拉那拉氏的骨灰與雍正帝合葬于泰陵(今河北省易縣永寧山下,“清西陵”中的四座清帝陵之一)。
有清一代,曾傳有孝敬憲皇后是乾隆名義上的額娘(母親)一說。有的認為,事出弘暉行一,弘歷(乾隆帝)行四。實際上問題并非出自行一和行四,而是另有原因。
雍正帝共有后妃九人,只有烏拉那拉氏和鈕祜祿氏(孝圣憲皇后、乾隆的生母)二人為皇后,余下是貴妃二人,齊妃一人,謙妃一人,嬪二人,貴人一人。
雍正帝共有十子,其中烏拉那拉氏生一子弘暉(行一),鈕祜祿氏生一子弘歷(行四),貴妃年氏生三子,貴妃耿氏生一子,齊妃李氏生三子,謙妃劉氏生一子。乾隆帝總不會稱嫡福晉以下的貴妃、齊妃、謙妃、嬪、貴之人為“額娘”吧!更重要的是,烏拉那拉氏人品好,值得稱“娘”。
上一篇:充軍嘩變為救國 鏡泊湖畔志未酬-烏拉街歷史文化
下一篇:特色文化-烏拉街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