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隱約,保民而王》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田疇從公孫瓚的屠刀下逃生北歸后,率領全宗族以及在別處歸附他的數百人,與他們說:“君主的仇恨不報,我就不愿意空活在人世上!”于是就率領眾人進入徐無山中,在深山險崖上營造平敞的地方居住,親自耕種鞠養父母。四處的百姓都紛紛來歸附他,數年之間到他這里來的就有五千余家。田疇對歸附他的父老們說:“諸位不把我田疇當成不成器的人,大家從遠方投奔相就。現在人口眾多,已逐漸成了都邑,但是還沒有一個人出來統一約束,這恐怕不是個長治久安的辦法。我愿大家推舉出一個賢能長者來作為我們的盟主。”大家都說:“好。”于是共同推選了田疇。田疇說:“今天我們來到此地,并不是茍且偷安而已!我們將要圖謀大事,要復仇雪恥。我心中暗自耽心在我們的志向未能實現時,就會有輕薄不法之徒在我們當中自相侵侮,偷偷地為著一時痛快,干出沒有深謀遠慮的事來。我現在有一條不成熟的計謀,愿意與諸君共同施行它,可以嗎?”大家都說可以。田疇于是制定了有關約束互相殺傷、犯盜、爭訟的法令。犯法重的判處死刑,其次可以抵罪的,有二十余條。此外,又制定了有關婚姻嫁娶的禮儀,又舉辦了學校,講授學業,在他們這一幫人中頒布施行。大家都認為這樣做很方便,以至于達到了道不拾遺的境界。北邊各部一致佩服他的威信,烏丸、鮮卑都派遣譯使向田疇贈物納貢。田疇對他們都加以安撫接納,讓他們不要作侵犯邊境的事。袁紹也曾數次派遣使節宣布招撫命令,又當即授予田疇將軍印,想乘機招安收編田疇所統轄的部眾,田疇一概拒不接受。袁紹死了以后,他的兒子袁尚又征召田疇,田疇始終沒有應召。
能在動亂的年代,順從民心,營造一方樂土,就能吸引大眾,然后加以組織,就能造就一支勁旅。田疇此舉,可謂深知政治韜略。
上一篇:《清操高節,守正不撓》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潛移默化:管寧之韜略》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