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唐寅
唐寅(1470~1523),字子畏,一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史、南京解元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吳門四家”(還有沈周、文徵明、仇英,亦稱 “明四家”)之一。16歲中秀才,29歲中解元。因會試中被誣,身陷囹圄,從此無意功名,以賣畫所得購下 “桃花塢別墅”,取名 “桃花庵”。一生經歷坎坷,性格狂放不羈,有印文曰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詩文流暢通俗,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 “吳中四才子”。繪畫山水、人物、花鳥、樓閣俱能。他的山水畫,一種較多受周臣和李唐、劉松年影響,呈院體風貌; 另一種山水畫多參以元人畫法,呈秀潤清俊的細筆畫風。人物畫造型準確優美,情態飄灑高雅,內容多有諷喻世態之意。早年以工筆重彩為主,用筆精細,設色艷麗,后來又兼長水墨寫意,洗練流暢,筆簡意賅。所作花鳥以水墨為主,灑脫又非隨意紛披,呈現一種活潑、秀逸的格調。有詩文集《六如居士集》(又稱《唐伯虎全集》)傳世。
九十八只駱駝在山后
唐寅畫扇技藝超群,遠近聞名。一天,有人故意難為他,重金請他在小小的扇畫上畫100只駱駝。
唐寅二話沒說,點點頭就在扇面上畫了起來。只見他先畫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間是一座孤峰,山下林茂路彎。那人一看,扇面快要滿了還沒見一只駱駝,得意地笑了,心想: 看他咋畫得下100只!只見唐寅在山的左側畫了一只駱駝的后半身,在山的右側,又畫了一只駱駝的前半身,然后把筆一擱。那人急了,說: “不夠100只呀! ”
唐寅輕輕一笑,拿起筆在畫旁題了一首詩:“百只駱駝繞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駝露尾不見頭,頭駝露頭出山溝。”那人一看,啞口無言。
唐寅像
《花香》不見一瓣花
有人明知唐寅畫扇是一絕,但還是想考考他。一天,一個秀才模樣的人讓唐寅畫扇,他自己命了一個題,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想以此難為唐寅。
唐寅點點頭,就在扇面的右邊畫出幾片綠葉來。一群蜜蜂和一只蝴蝶正飛了過去。然后,唐寅在扇面上題了“花香”二字。
秀才看了,對唐寅巧妙的構思贊嘆不已。
扇中隱謎諷惡奴
一次,唐寅為救南昌才女崔素瓊來到寧王府。王府里豢養著一伙無惡不作的亡命之徒,其中有一對把兄弟,名叫李自然和李日芳。
一天,他倆找到唐寅,糾纏了一陣后,從袖里摸出一把白面折扇說: “久聞解元公大名,今天煩請大筆一揮,畫張扇面。”
唐寅真想叱退這兩個惡奴,但為了救人,只能忍怒敷衍,當下調好丹青,在扇上畫了一枝丹桂。李自然冒充斯文,滿口奉承: “唐解元真是神筆,我輩好像聞到了扇面上的桂花香。”李日芳也跟著湊趣,連呼好香!這倒觸動了唐寅的靈機,便在桂花邊畫了兩只張牙舞爪的青殼蟹。兩個蠢才哪知其中有機關,千恩萬謝地拿走了。
其實,這幅畫中隱藏著一個四字謎。有人猜出來了,是“橫行鄉(香)里”。
取材廣博 風格秀逸
唐寅畫扇,筆墨富于變化,含蓄而有思致。如他在《秋風紈扇圖》上自題的一首絕句:“秋來紈扇合當收,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家誰不逐炎涼。”可見扇子里面的學問。
唐寅畫扇,取材廣博,涵蓋古今,兼容雅俗。扇上所畫山水,多為江南名勝,現實具體。觀之,如聞松泉之聲,令人有可游可居之感。畫中往往山重嶺復,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其花鳥扇畫則長于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清俊。
蘇州唐伯虎墓
《山水人物》扇面 唐寅
《書法》扇面 唐寅
《山水人物》扇面 唐寅
上一篇:收藏趣談·唐云
下一篇:信札趣談·夏完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