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張照
《張照》:張照(1691—1745)。清代書法家。字得天,又字長卿,號天瓶居士、南華山人,江蘇華亭(今上海)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歷官內閣學士、刑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卒于徐州,謚文敏。張照喜飲酒,每飲必酣。善繪畫,以蘭花見長,亦精音樂。尤工書法,長于行、草書。其書氣魄渾厚,深受帝王賞識,是清代帖學派的重要代表書家。乾隆初年的御書題跋、匾額,多由其代筆。清廖班《書畫紀略》評曰: “得天書法初從董香光(其昌)入手,繼乃出入顏、米。天骨開張,氣魄渾厚,雄跨當代,深被宸賞。”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評曰: “國朝之帖學,薈萃于得天、石庵(劉墉),然已遠遜明人。”傳世書跡有《行書詩稿》、《杜甫述古詩軸》、《豳風七月詩軸》等。另有《天瓶齋題跋》和《天瓶齋帖》傳世。
懸膀作書
學書法的人大都知道懸肘作書,卻很少有人知道懸膀作書。那懸膀作書是怎么回事呢?說起來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清代有個書法家叫張照,他從小就喜歡書法,他舅舅王鴻緒也是一位書法家,因此在最初學書的時候,他便向舅舅請教筆法。哪知舅舅很保守,不僅不肯教他,還指責他的字寫得不好。怎樣才能得到舅舅的筆法呢?張照開動腦筋,終于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這天他悄悄藏在舅舅書房內,偷看舅舅作書。只見舅舅叫人磨了滿滿一盤墨,然后把那人支走。隨即關上門,從箱子里拿出一根長繩,把繩的一頭系在房梁上,另一頭系在右膀上。準備停當,才開始作書。只見他手臂飛舞,開合有致,寫出的字蒼勁有力,也把張照看得目瞪口呆。張照探到了舅舅作書的“秘密”后,便按照舅舅的方法,刻苦練習懸膀法。這樣過了一個多月,他的字取得了很大進步,于是拿去給舅舅看。舅舅這時沒責備他,反而笑著說:“你恐怕是看到過我寫字了吧?”這么一問,倒使張照不好意思起來。
《七律詩軸》 清 張照
上一篇:扇面趣談·張善孖
下一篇:楹聯趣談·張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