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中》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李建中》人物故事小傳
李建中(公元945年—1013年)字得中,自號巖夫民伯。祖籍京兆(今陜西西安市)人,后遷居四川。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進士。曾任大理評事、著作佐郎、殿中丞、知州、太常博士等職。前后三求掌西京御史臺,故人稱“李西臺”。
李建中是宋代初年著名書法家,字得歐陽詢筆意,遒勁凝重,掃卻塵俗。傳世真跡有《同年貼》、《土母貼》等。
[正 史]
李建中字得中,其先京兆人。曾祖逢,唐左衛兵曹參軍。祖稠,梁商州刺史,避地入蜀。會王建①僭據,稠預佐命功臣,左衛將軍。建中幼好學,十四丁外艱②。會蜀平,侍母居洛陽,聚學以自給。攜文游京師,為王祐所延譽,館③于石熙載之第,熙載厚待之。
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甲科,解褐④大理評事,知岳州錄事參軍。轉運使李惟清薦其能,再遷著作佐郎,監潭州茶場,改殿中丞,歷通判道、郢二州。柴成務領漕運,再表稱薦,轉太常博士。時言事者多以擅利進。建中表陳時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太宗嘉賞,因引對便殿,賜以緋魚。會考課京朝官,建中舊坐公⑤累罰金,漏其事,坐降授殿中丞,監在京榷易院。蘇易簡方被恩顧,多得對,嘗言蜀中文士,因及建中,太宗亦素知之,命直昭文館。建中父名昭文,懇辭,改集賢院。數月,出為兩浙轉運副使,再遷主客員外郎,歷通判河南府,知曹、解、潁、蔡四州。景德中,以久次進金部員外郎。
建中性簡靜,風神雅秀,恬于榮利⑥,前后三求掌西京留司御史臺,尤愛洛中風士,就構園池,號曰“靜居”。好吟詠。每游山水,多留題,自稱巖夫民伯。加司封員外郎、工部郎中。建中善修養之術。會命官校定《道藏》,建中預焉。又判太府寺。大中祥符五年冬,命使泗州,奉御制《汴水發愿文》,就致設醮⑦。使還得疾,明年卒,年六十九。
建中善書札,行筆尤工,多構新體,草、隸、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習,爭取以為楷法。嘗手寫郭忠恕《汗簡集》以獻,皆蝌蚪文字,有詔嘉獎。好古勤學,多藏古器名畫。有集三十卷。
子周道、周士并進士及第。周士歷侍御史、江蘇、陜西轉運、三司鹽鐵判官,賜金紫,終工部郎中。周道,太子中舍。
《宋史·李建中傳》卷四四一
[注 釋]
①王建:初為唐忠武軍將領。唐僖宗光啟二年(公元886年)攻占成都,據西川。后盡占蜀地。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僭(jian):超出本分或規定的禮制范圍。②丁外艱:遭父喪。③館:寓居。④解褐:脫去布衣,換上官服。猶言入仕。⑤坐公:因公事。⑥恬于榮利:淡泊榮利。⑦設醮:設立道場。
上一篇:《李商隱》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李商隱》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李心傳》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李心傳》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