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
唐代后期政治謀略家。字中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德宗貞元五年(789)任校書郎,調河陽(今河南鄭州北)尉。后晉升為監御史,曾一度被貶至河南府。憲宗元和初,宰相武元衡出任西川節度使,賞其才,任其為掌節度府書記,朝廷召其為起居舍人,司封員外郎知制誥。元和七年(812),因招撫魏博有功被拜為中書舍人憲宗元和九年(814),由于,宰相武元衡力主對淮西用兵,裴度也為消降藩鎮割據而奔走,引起成德節度使王承宗等人的忌恨,派刺客刺殺了武元衡,裴度也險遭殺害。這反而堅定了對藩斗爭的決心。他廣泛接觸天下賢才,集思廣益,制定平叛策略。親臨前線,屢建戰功。裴度反對宦官專權,宦官楊朝汶做惡多端,裴度在憲宗面前,竭力彈劾,終于說服憲宗,殺了楊朝汶。裴度晚年因宦官勢力日趨膨脹,自感無力挽救唐王朝的危機,而避禍閑居。開成三年(838)因病而死,遺表不談家事,仍為朝廷未立太子而憂。裴度一生,傾其文操武略于反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維護國家統一和鞏固中央集權。為謀求國家的統一、政治清明和社會安定,做出很大的努力,在歷史上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上一篇:血親交往謀略
下一篇:解決問題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