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學的基本概念。人類思維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一種活力對抗中撞擊出的火花。它作為人類高級思維活動,是個體或群體在復雜的動機體系中主導性動機推動思維活動而完成的一項重要心理活動,是實現主體意志的行動的智慧保證,是把動機轉化為行動過程的關鍵環節。
在中國歷史上,謀略最早是一個軍事術語。《吳子兵法》圖國第一稱:“謀者,所以遠害就利也。”《六韜》文韜六守稱:“事之而不窮者謀也。”《尉繚子》戰權第十二稱:“戰權在乎道之所極。”《三國志》魏書程昱郭嘉等傳中有“才策謀略,世之奇士”,之說。吳書陸遜傳中有“予既奇遜之謀略,又嘆權之識才”之說。這可能是最早單獨使用謀略二字。在中國古代兵書中謀為欺騙;略為計策,常用來表達將領作戰藝術,也常用為將領的基本素質要求。
現代社會,謀略已不再屬軍事專用概念,它已滲透到政治、經濟、外交等各領域。人們對謀略賦予更豐富的內涵。大到國家之間的斗爭,小到個體之間的交往,從政治、軍事到經濟、外交等各方面都離不開謀略,從這個意義上謀略可分為政治謀略,軍事謀略、經濟謀略、外交謀略、司法謀略,成才謀略,等等。
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異常迅速,國內外政治、軍事斗爭十分復雜的情況下,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和運用謀略,無論對個人成才,還是對發展社會主義事業,乃至進行國際斗爭都具有重要意義。
上一篇:謀勢
下一篇:謀略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