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明朝皇帝,政治謀略家。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10歲被封為燕王。從小跟開國元勛徐達學習兵法,練就了一身好武藝,且“智勇有大略”。這使他軍事實力和政治威望與日俱增。同時也逐浙滋長繼承皇位的欲望和野心。建文帝朱允繼位第3年(1401),朱棣認為時機成熟,他便采用批亢搗虛之策,指揮大軍南下,直取京師,最后攻入南京,取得戰爭勝利,在群臣的擁戴下登上皇位,改元永樂。朱棣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在政治上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和改革,強調推誠任賢,對功臣一律厚加賞賜。還提出了“用法當以寬不以猛”的主張。接著進行削藩。在政治上進行調整和改革的同時,經濟上實行休養生息,努力恢復和發展遭受戰爭破壞的社會生產:繼續執行朱元璋的移民墾荒政策,大力興修水利。此外,采取措施,懲治貪管污吏。還積極發展學術文化,他親自作序并賜名的《永樂大典》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部類書。還致力于發展和鞏固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事業。在位期間,大力發展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交流。為了發展對外關系,不僅廣泛招徠外國使臣,而且還派遣眾多的使團出訪外國,鄭和下西洋,是永樂年間規模最大、影響也最為深遠的一項外交活動。在發展友好關系的同時也絕不容忍鄰近國家對中國的侵犯。朱棣在政治、經濟、軍事以及外交方面所采取的這些措施,推動了明初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雖然他好大喜功,使人民負擔過重,但以他的才能和政績而論,仍不失為一位有作為的封建皇帝。
上一篇:朱桓
下一篇: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