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得手好人遭殃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笔钦f小人一旦得逞,勢必要干壞事。北寧詩人黃庭堅、明代才子謝縉,就都先后被當朝的小人趙挺之、紀綱羅織罪名,迫害致死。黃、謝二人,早年都曾譏諷過趙挺之、紀綱。在一次宴會上,明朝綿衣衛帥紀綱依仗權勢,冒充斯文,胡縐對聯,拿別人取笑。謝縉眼見不平,激于義憤,口出一聯“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請紀綱對出下聯。紀綱張口結舌,無言以對。謝縉只得說出了下聯:“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話音剛落,引得在客人笑聲不止。紀綱自知難堪,但又不便發作,只得忍氣吞聲;但從此便結下私怨。后來,紀綱勾結漢王朱高煦,以“私覲太子,辱上謀叛”的罪名,把謝縉打入死牢。并且派人用灑灌醉謝縉,拖到院中雪堆,被活活凍死,年僅四十七歲。北寧的黃庭堅也被充任宰相的趙挺之編造個“幸災謗國”的罪名,羈管宜州,棲身于彌漫蠻煙瘴雨的古城樓上,身染瘴熱病,不治而亡,年僅六十一歲。這二人本來都可以大有作為,就因得罪過小人,遭到報復,陷入囹圄,被折磨而死。這可真應了那句“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的俗語了!想當年,眼見紀綱仗勢欺人就不聞不問嗎?但也不能“只管前、不顧后”地求得一時痛快,忘掉可能產生的種種后果。若從政治斗爭的策略方面考慮,應當更注重實效,從“除惡務盡”的角度,不給勢力小人以得逞之機。南宋愛國志士胡銓說過“要使奸雄怯膽寒”(《乾道三年九月宴罷》)的話,這才是好人不受害、利國又利民的高招。
上一篇:尋“根”文學的尋古傾向
下一篇:小兒受驚受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