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叟生平簡介,喬叟歷史評價,喬叟怎么死的?
杰弗利·喬叟(GeofferyChaucer,約1340—1400),英國文藝復興初期的卓越人物,英國民族文學的奠基人。在英國文學史上,他被稱為“英國詩歌之父”。
喬叟生活于十四世紀下半期。此時,英國封建經濟已走向衰落,城市興旺,工商業發達,市民階級正形成一支重要力量。喬叟以人文主義觀點反映了新的歷史潮流和趨勢。
喬叟出身于倫敦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倫敦的一位重要酒商和國王副司膳。喬叟早年所受教育不詳,他的法語和英語很流利,并且懂得拉丁語和意大利語。從他的創作中可以看出,他熟悉古今許多重要書籍。1357年,喬叟的名字首次見于記載。這一年他在北愛爾蘭女伯爵伊麗莎白的家中當侍從,伊麗莎白是國王愛德華三世第三子萊昂內爾的夫人??赡芫驮谶@個家庭,喬叟受到了宮廷式的教育。
喬叟在擔任廷臣兼外交官和行政長官職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受到愛德華三世、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連續三朝國王的信任。但是,他的最大成就卻是他在公余的詩歌創作。1359年,喬叟參加了愛德華三世遣赴法國的遠征軍,英國包圍蘭斯作戰失利,喬叟被俘,國王把他贖回。1366年,以喬叟為首的英國使團赴那瓦爾王國辦理外交。同年,喬叟同國王愛德華三世王后的侍女菲麗巴·羅埃特結婚。
喬叟的第一篇詩歌創作是《公爵夫人之書》(1369或1370)。這篇詩長達1300多行。它是詩人為悼念蘭開斯特公爵約翰·高恩特第一個夫人布蘭奇之死而作。這篇詩歌采用夢幻形式,它的風格深受法國詩歌的影響,同時,又受惠于古代羅馬詩人奧維德作品的影響。這篇詩歌把夢幻同對布蘭奇的挽詩、送葬詩以及對約翰的安慰辭結合在一起,以便在朝臣面前朗頌。
十四世紀70年代,喬叟多次擔負外交使命出使弗蘭德爾、法國和意大利。他第一次去意大利是同熱那亞和佛羅倫薩談判,時在1372年12月至次年5月。他第二次赴意大利是同米蘭談判,時在1378年5月至9月。他從1374年6月起任倫敦海關的羊毛和皮革關稅審計官。七十年代,喬叟很少有時間從事創作,但是值得提及的是,他在出使意大利時接觸到了但丁、彼脫拉克和卜伽丘等人的作品,這些作家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創作技法對喬叟以后的創作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七十年代,喬叟最重要的作品是《聲譽之堂》,該詩長達2,000多行,采用夢幻形式寫作,敘述伊尼阿斯在特洛亞城陷落以后的冒險經歷。詩的主題思想不夠顯明,但卻表明喬叟的寫作技法有了進步。他以極大的靈活性運用了八音節韻律。這一詩篇包含著聰明的見識,善意的取笑和嘲諷的幽默。這些特征成為以后喬叟詩歌創作上的重要成就。
1385年,喬叟被任命為肯特郡治安官。1386年,他被選為肯特郡的騎士出席議會。1386年,以格洛斯特伯爵為首發動政變,推翻理查二世。喬叟作為前王寵臣,失去職務,生活困難,多次因債務遭到控告。政變集團所控制的“無情議會”處死了大批王黨成員,其中一些人就是喬叟的朋友。1389年2月,理查二世復位后,喬叟被任命為皇家建筑工程主事,負責維修倫敦塔和威斯敏斯特宮,他得到優厚的恩俸。
十四世紀八十年代的政治事件——從1381年的農民起義到1388年的“無情議會”——都使喬叟忐忑不安。這段時間他寫了大量作品,但奇怪的是這些作品并不單反映緊張的政治動亂。據推測,他這時是以寫作和讀書來逃避政治生活的困境的。
《眾鳥之會》共699行,是一篇對“圣瓦倫丁節”的夢幻詩作,據說是為理查二世與波希米亞的安娜的訂婚而作的,圣瓦倫丁節又名“情圣節”,古來的傳說,每年2月14日,男女青年互遞情書,鳥類也在是日集聚在“自然”女神面前選擇配偶。這篇詩作將鳥類分為不同等級。據認為,坐在最高位置上的掠食猛禽鷹隼指貴族,食蟲鳥類指中產階級,水禽類指市民商人,為數眾多靠植物種子為生的鳥類是指農民。這篇詩作是借鑒了但丁和卜伽丘的著作而寫成的。
《特羅勒斯與克麗西達》是根據卜伽丘的《愛的摧殘》的基本情節改寫而成的8,239行長篇敘事詩。它沒有采用中世紀慣用的夢幻形式,而是對人物的思想面貌,尤其是心理狀態進行了現實主義的描寫,詩中充滿了喜悅與哀傷的情緒和愛情的寫實。這篇長詩的故事以特洛亞戰爭傳說為背景。故事情節是說特洛亞有一絕代美麗的寡婦克麗西達,其父是一位先知,他預卜希臘人要派大軍來攻特洛亞,就叛逃到希臘軍營中去。特洛亞王子特洛勒斯在一次朝拜神廟時同克麗西達邂逅相遇,一見傾心,遂成眷屬。但是不久,克麗西達離開特洛亞,被遣送到父親處去,她到希臘軍營后,違背了行前的諾言,愛上一位希臘將軍。特洛勒斯聞訊,陷于絕望,他在同希臘人作戰中被殺。這部長詩的主題是宣揚個人有追求幸福和愛情自由的權利,詩人把愛情看成是人們不可違抗的自然規律。他歌頌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同情王子失戀的痛苦和戰死的不幸,同時,對克麗西達愛情的轉變也予以寬恕。這篇詩雖然是寫古代的傳說,反映的卻是當時英國社會生活的場景。
1391年,喬叟被任命為索美塞得郡皇室園林管理官。1395年后,喬叟同德伯夏伯爵約翰·高恩特關系密切。1399年,約翰即位為英王,稱亨利四世。同年,喬叟租住在威斯敏斯特寺院,1400年10月逝世,遺體就安葬在這一寺院。對一位平民來說,這是一種殊榮。
十四世紀九十年代,喬叟的偉大文學成就是寫出了《坎特伯雷故事集》。這部集子由總引和24篇故事組成,都是用詩體寫成并夾雜著一些散文講解。詩人在總引中說,他為去坎特伯雷朝圣,停憩在一家泰巴客棧,晚上又陸續來了29名香客,他們結為朝圣旅伴。晚餐時,客棧老板哈利·裴特建議大家在旅途中講故事,誰講得最有意義最有興趣,回來后就由大家合請晚餐。總引生動地刻劃了香客們各自不同的職業,風貌和個性。他們之中有勇敢的武士,靦腆的女尼,放蕩的游乞僧,精于交易借貸的商人,迷戀道德文章的學者,聰明審慎的律師,欺詐成性的赦罪僧。此外,還有侍從、地主、自耕農、貧苦農民、市民、水手、醫生、差役、手工業者等等。作者利用朝圣活動把各行各業的人編結在一起。作者把故事的內容同講故事的人物身份有意識地聯系在一起,因而,人物類型的多樣化決定了故事內容豐富多彩。這些故事有騎士傳奇,傳教事例,圣母奇跡傳說,圣徒傳記以及民間傳說、俚俗故事、諷刺故事、寓言故事等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寫愛情和婚姻問題。作者就此問題進行了探索。關于夫妻間最理想的關系,他通過巴斯夫人、學者、自由農等人之口,提出了各種不同的主張。但他否定武士以武力求愛和買賣婚姻。有些故事還譴責了僧侶的欺騙,揭露了教會對人民的壓迫。
從喬叟的生平經歷可以看出,他的生活經驗寬廣豐富,他體驗到各種生活,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物,他掌握了當代生活的現實。他又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藝術才能,能夠逼真地反映現實。他的現實主義成就很高,他的文學作品是英國現實主義的第一部典范。喬叟站在市民階級立場上,以他早期的人文主義觀點,豐富多彩地描繪了一幅一幅表現十四世紀英國社會生活的畫面,刻劃了資本主義處于搖籃時期各階層人物的思想面貌。喬叟揭露了封建階級的沒落和教會的荒淫腐敗。喬叟在《牧師的故事》中作了宗教道德的說教和勸善規過的教誨,在《梅利比的故事》和《僧士的故事》中,宣揚了容忍和寬恕的人生哲學。他以積極肯定生活的態度肯定愛情,反對禁欲主義,但他卻又寫了一些縱欲主義的情節。喬叟詩篇的風格特征是幽默和諷刺,富有喜劇性質。他不是用當時通行的法語或拉丁語寫作,而是采用倫敦方言創作,從而奠定了英國文學語言的基礎。他在一些詩篇中首先創用雙韻體。這種詩體是每行十個音節,抑揚格,兩行一押韻。這種詩體成為以后英國詩歌中通行的一種詩體。
本文由謀略學網整理發布,若轉載本篇文章,請保留本文出處與鏈接。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751.html
上一篇:烏布利希生平簡介,烏布利希歷史評價,烏布利希怎么死的?
下一篇:喬巴山生平簡介,喬巴山歷史評價,喬巴山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