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軍事文化·甲午海戰
亦稱大東溝海戰。中日甲午戰爭重要戰役之一。是我國近代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鐵甲艦海戰戰例。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8月18日,日本海軍12艘戰艦對完成護航任務返航的清北洋水師發起突然襲擊。北洋水師以“定遠”、“鎮遠”、“來遠”等艦為右翼,“濟遠”、“廣甲”、“致遠”、“經遠”等為左翼,排雁行陣倉促應敵。開戰后,旗艦“定遠”號艦橋折斷,帥旗被擊落,北洋水師失去統一指揮,很快陷入混亂。日艦先后集中優勢火力擊沉“揚威”、“超勇”、“廣甲”、“經遠”等艦,重創“來遠”、“靖遠”、“定遠”、“致遠”等艦。“致遠”管帶鄧世昌在艦傷彈盡情況下,欲撞沉日艦“吉野”,不幸遭魚雷艦沉人亡。北洋水師奮力反擊,亦重創日軍“比睿”、“赤誠”、“西京丸”、“松島”等艦。經過5個多小時的激戰,北洋水師因指揮不利、裝備落后、彈藥質劣不足等故,以失五艦痛敗,且大傷元氣,致使這支當時亞洲第一艦隊,次年正月于劉公島全軍覆設。甲午海戰的失敗告誡我們,要想有強大的軍隊和堅固的國防,就必須得有富強的國家、先進的裝備、充足的彈藥補給,以及統一的指揮。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瓷器之國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