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張居正改革
張居正(1525—1582年),明朝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隆慶元年(1567年)以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萬歷元年(1573年)任內閣首輔,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經濟方面,主要是治理漕河,清丈土地,推廣“一條鞭法”?!耙粭l鞭法”是以州縣為單位,將原來以各種方式分別征收的田賦、徭役和其它雜稅合并在一起計算,折收白銀,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的“三征”(粟米、布帛、力役)體系,使稅制化繁為簡,是中國封建賦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同時,他堅持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將節支放在首位。張居正還十分重視農業,主張大興屯田,但并不輕視商業,認為農商相互依存,互為利害,主張“厚農而資商”,“厚商而利農”(《贈水部周漢浦榷竣還朝序》)。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改善了財政狀況,使明朝統治危機得以緩和。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工合運動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張載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