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舞蹈文化·高蹺
具有悠久歷史的“高蹺”表演,在我國魏晉時代做為雜技表演形式出現,至清代已發展得與今日的腳下縛棍,身穿各種角色服裝進行舞蹈的形式無所差異?!案哕E”是漢族傳統民間舞蹈形式,分布廣闊,而且在少數民族中也有此表演形式。如云南彝族就有踩高達兩公尺蹺棍,只行走不舞蹈的“高蹺”。漢族“高蹺”也因地區的不同各有特色。因蹺的高低不一出現“高蹺”,“寸蹺”等名稱。有的高蹺隊以表演“大場”為主,中間穿插雙人舞;有的是以少數技藝高超的演員表演“躍高凳”、“過天橋”、“摔叉”等含雜技成份很高的“高蹺”表演;也有由兩三名演員表演有情節的“小場”。此外“高蹺”還分“文蹺”和“武蹺”。春節期間“高蹺”表演是慶?;顒又胁豢缮俚奈乃囆问街?,常與“秧歌”、“旱船”、“小車”等民間傳統文藝形式共同表演。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高等教育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