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書院建筑·汝州學宮
汝州學宮又稱文廟,位于汝州市區城隍廟街(廣場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汝州學宮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明清時期屢有修葺。1916年政府出資重修學宮,并改為汝陽中學。1944年,臨汝被日軍占領,學宮成為日軍駐地。1948年,中原軍政大學由魯山文廟遷至汝州學宮。
學宮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300余米,東西寬50多米,總面積2h㎡。整組建筑群基本保存完好,以大成坊、文明坊、大成殿、啟圣宮等為中軸線,東西廊房呈對稱布置。
大成殿為文廟主體建筑,由大殿及月臺兩部分組成,總平面呈“凸”字形,單檐廡殿綠琉璃瓦頂。月臺邊緣設有青石制作的欄板望柱,月臺正面及東西兩側分別設踏道進入殿內。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檐下設五踩重昂斗栱,斗栱種類較多,構件富于變化。明間正中脊檁有“清嘉慶十六年重修”字樣。
啟圣宮面闊五間,單檐硬山頂,灰筒瓦屋面。
學宮現保存有《汝帖》,為北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由汝州州牧收集、篩選并精工雕刻而成的書法碑刻,按中國書法的發展順序,以金文、篆、隸、草等編次,內容囊括了歷代帝王、名臣及著名文人墨客之書法珍品。據明正德《汝州志》記載:“《汝帖》碑記十二刻,皆歷代名人所書,見在汝學。”明清時期,《汝帖》與《淳化閣帖》《泉州帖》《絳州帖》并稱為四大名帖。
斗栱(文宣提供)
大成坊(文宣提供)
大門(文宣提供)
大成殿(張斌遠提供)
上一篇:橋梁建筑·汝南濟民橋
下一篇:佛教建筑·汝州風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