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建筑·開封朱仙鎮清真寺
朱仙鎮清真寺俗稱北大寺,又稱清真北寺、綠瓦寺,位于開封市朱仙鎮東南隅的老虎洞街。寺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清乾隆三年(1738)重修,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仙鎮清真寺坐西朝東,呈中軸線對稱布局,現存山門、拜殿均系清代所建,格局嚴謹,規模宏大。
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有小型月臺,歇山式建筑綠色琉璃瓦覆頂,兩山施琉璃博風和懸魚。前、后檐柱共八根,均為石質、方形,表面雕飾花鳥、山水、樹木等各種精美圖案。
拜殿是清真寺的中心,為穆斯林進行禮拜和祈禱的場所。拜殿由卷棚前廳、大殿、后窯殿三部分連體組成,前有月臺。前廳系硬山式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屋面覆綠色琉璃瓦,為十二架前后雙步廊用四柱結構。前廳兩山墻上部有精美的磚雕墀頭,雕刻有花卉和阿拉伯文字,極富民族、宗教色彩。大殿為硬山式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十三架前后三步廊用四柱結構。前檐柱間設六抹頭隔扇門,其中明間隔扇門欞芯鑲蚌殼,既有蛤蜊的幻彩光澤,又有一定的透光性,俗稱“魚鱗窗”,為寺中一絕。大殿屋面覆綠色琉璃瓦,琉璃正脊中心置有一紫銅寶瓶,并以鐵鏈固定,號稱“鉅瓶生輝”。后窯殿為硬山式,面闊、進深均一間,約5㎡,緊貼大殿后檐墻而建。卷棚前廳和大殿之間設地溝排水。卷棚前廳和大殿內還分別懸有“恪守清真”和“至誠無息”兩方匾額,為清咸豐元年(1851)和道光十五年(1835)所制。
拜殿月臺前立有兩座碑樓,一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所刻《清真古行正教條例》,另一為清嘉慶十年(1805)所立阿拉伯文石碑。其中阿拉伯文碑保存完整,文字清晰,筆法流暢,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朱仙鎮清真寺由賽氏家族(阿拉伯人的后裔)和山西、陜西商人集資興建,是當時朱仙鎮回族群眾和在朱仙鎮開設商號的穆斯林商人活動的重要場所。
拜殿墀頭上部的盤頭(張武軍提供)
山門木質透雕(張武軍提供)
拜殿(張武軍提供)
上一篇:紀念建筑·開封朱仙鎮岳飛廟
下一篇:佛教建筑·開封相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