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顏無恥的兒皇帝
五代時,建立后晉的石敬瑭之所以能夠稱帝,說起來實在不很光彩。
石敬瑭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任河東節度使。在明宗時,他就與李從珂宿有芥蒂。明宗去世后,李從珂稱帝(即唐末帝),二人矛盾加劇。石敬瑭以契丹入寇為由,屢次請朝廷增兵加糧,唐末帝對他更加猜忌。
后晉高祖元年(936)五月,唐末帝遷石敬瑭鎮鄆州,為天平節度使,兩人矛盾激化。石敬瑭知末帝對他已不能相容,于是以末帝非明宗親子為由,起兵叛唐。后唐末帝派兵圍晉陽(今山西太原),石敬瑭忙命他的掌書記官桑維翰寫表向契丹求援,表示向契丹稱臣,并以父禮事之,待事成之后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給契丹。他手下大將劉知遠勸他說:“對契丹稱臣可以,不必稱父,用金帛賄賂就可以了,不必割地,恐為日后中國之患,后悔不及。”但石敬瑭為了當上皇帝,并沒有聽從劉知遠的勸告。這時契丹是耶律德光在位,見到石敬瑭的求援信,非常高興,馬上回信答應秋后舉國來援。
唐末帝派張敬達率兵討伐石敬瑭,張敬達領兵駐扎在晉安鄉,修筑長墻圍困晉陽。雖然石敬瑭身先士卒,奮勇當先,士兵們也同心守御,但城內糧草已快接濟不上。在這危急時刻,九月耶律德光親率五萬大軍來救石敬瑭,在晉陽城外大敗后唐軍隊,解了晉陽之圍。十一月十二日,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晉每年送給契丹帛三十萬匹,割讓燕云十六州,即幽(今北京)、薊(今屬河北)、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涿(今屬河北)、檀(今北京密云)、順(今北京順義)、新(今河北豕鹿)、媯(今河北宣化)、云(今山西大同)、應(今山西應縣)寰(今山西朔縣東)、朔(今屬山西)、蔚(今屬河北)等,相當于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廣大地區。這時,盧龍節度使趙德均擁有眾兵,也想利用契丹的力量稱帝,于是厚備金帛為禮,并向契丹說如讓他為帝,愿領兵南下滅唐,與契丹結為兄弟之國。耶律德光認為自己深入敵境,而敵兵力量尚強,欲答應德鈞。石敬瑭得到這個消息后,非常害怕,連忙派桑維翰去見耶律德光。桑維翰跪在耶律德光的帳中,從早到晚,哭著爭辯使耶律德光最終答應了他,德光指著帳前的一塊石頭對趙德鈞的使者說:“我已經答應了石郎,這塊石頭爛了,我的主意才會更改。”
于是四十五歲的石敬塘厚顏無恥地拜三十四歲的耶律德光為父,甘愿當兒皇帝。閏十一月,契丹與后晉聯兵南下,石敬瑭攻入洛陽,滅掉后唐。
石敬瑭雖然當上了皇帝,但他奪取帝位,勾結契丹,割地納款,稱兒皇帝,實在無恥已極,很不得人心。而燕云十六州又是河北、山西北部形勢險要的地方,契丹得到這些地方后,對中原地區政權構成嚴重威脅,并且屢屢南下,大肆對中原地區剽掠,使得民不聊生,后來又成為宋遼沖突主要根源,加劇了民族矛盾。所以石敬瑭是中國古代賣國求榮的典型代表,是民族的敗類。
上一篇:卡拉漢的一拳擊倒海明威
下一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