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恃不凡,波河慘敗
公元前218年春天,羅馬向迦太基宣戰,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羅馬軍隊兵分兩路,一路直趨西班牙,吸引和鉗制漢尼拔的軍隊,使其進退不得;另一路是主力,直指北非迦太基的本土,趁迦太基本土軍隊較少之機,一舉擊破迦太基。此時的漢尼拔預料到了羅馬軍隊可能實施的戰略,便以一部兵力由他的弟弟指揮,抗擊進軍西班牙的羅馬軍,另派兩萬軍隊趕回北非的迦太基本土,以防羅馬軍隊的直接進攻,而漢尼拔親率9萬(又說6萬)步兵,1.2萬騎兵和37頭戰象要越過阿爾卑斯山直搗空虛的北意大利。漢尼拔率軍經過艱苦行軍,終于翻過了阿爾卑斯山,突然出現在北意大利,漢尼拔軍隊的突然出現,大出羅馬人的預料,整個羅馬一片恐慌,羅馬當局只得立即放棄分兵進擊迦太基本土和西班牙的戰略計劃,召回了所有的軍隊,以保衛羅馬本土。進犯西班牙的羅馬軍主帥、政府執政官西皮阿率兩個軍團晝夜兼程趕回波河流域,但由于倉促應戰,被漢尼拔的騎兵擊敗,西皮阿身負重傷逃入軍營。此時,羅馬兩位執政官之一的森普羅尼亞正在西西里島,得知西皮阿戰敗,便率軍急進至波河流域,與西皮阿會師。并立即與漢尼拔決戰。交戰定在特列比亞河沿岸進行的。雙方投入的兵力各在4萬人左右。漢尼拔采取了先防后攻,防中有攻的戰術,在一個雪夜,令其弟弟瑪哥率2000騎兵埋伏在河岸邊的灌木叢中,待羅馬軍渡過河以后從側后發起攻擊。森普羅尼亞指揮的羅馬軍隊以步兵為中軍,左右兩翼部署了騎兵,漢尼拔則是為數不多的戰象專門對付羅馬騎兵,以步兵對抗對方的騎兵,將騎兵作為預備隊。交戰是以羅馬軍的猛烈沖擊拉開序幕的。羅馬騎兵首先從兩翼渡河逼近迦太基軍,漢尼拔指揮戰象前出直撲羅馬騎兵隊形,羅馬戰馬被戰象嚇得四散奔逃,這樣,羅馬的步兵便失去了掩護,漢尼拔及時用騎兵給以沖擊,羅馬步兵馬上被沖垮。就在羅馬兵紛紛回竄之際,瑪哥所率的伏兵突然擁出,與漢尼拔所統追兵兩面夾擊,殲滅羅馬軍3萬多,森普羅尼亞只率近萬名殘兵突圍慘敗而去,而漢尼拔只損失了400人。
波河會戰羅馬慘敗的原因很多,但主帥自恃不凡,不聽勸告,盲目進攻是造成慘敗的重要原因。森普羅尼亞從西西里島急急忙忙趕回來以后,他自恃自己比西皮阿技高一籌,趾高氣昂,對西皮阿提出的不要急于決戰,拖延時日,尋找時機再行開戰的建議置之不理,而要立即開戰,在西皮阿這個敗將面前逞逞威風。而他在準備與漢尼拔決戰時,對漢尼拔軍隊的情況所知甚少,相反,漢尼拔對羅馬軍的情況經過偵察而了如指掌。而且漢尼拔還給他布置了極其不利的戰場:森普羅尼亞必須渡河而戰。因而當羅馬軍渡過河后立即發起沖擊,其體力已猶強努之末,而且在羅馬軍失利后連后路也找不到了,這樣的將帥指揮打仗,若要取勝,只能出乎意料之外——碰上比他更愚蠢的將帥。
上一篇:自學考試中的“黨政管理熱”
下一篇:自恃強大,臨危不思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