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鳴沙山
古稱神沙山、沙角山。在甘肅敦煌縣城南6公里。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最高峰250公尺。山形美觀,山峰陡峭,勢如刀刃。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的沙粒在陽光下熠熠發光。北麓有月牙泉。登山俯瞰,沙丘林立,清泉蕩漾,別有一番景象。從山頂下滑,沙粒隨人體下墜,鳴聲不絕于耳,如人群集體下滑時發出隆隆的響聲,鳴沙山因此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天氣晴朗之時,山有絲竹管弦之音,猶如奏樂。故稱“沙嶺晴鳴”,為敦煌八景之一。俗傳古代有大將率兵出征,兵馬在此宿營。一夕狂風驟起,黃沙蔽天,全軍因此覆沒。以后這里還常可以隱約聽到鑼鼓聲、呼號聲、拚殺聲,鳴沙山之名由此而得。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鯀、禹治水神話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黃巾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