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出題讓畫家賽畫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皇帝,書畫家。他既擅寫真書(自稱“瘦金書”),又擅寫狂草,留有真書及草書《千字文卷》等書法作品。在繪畫上,他重視寫生,以精工逼真著稱。他長于花鳥畫,其繪畫絕技為以生漆點鳥睛,生動感人。在位二十五年(1100—1125),他廣收古物書畫,并親自出題通過賽畫選拔優秀畫家。他所出的畫題多為一句古詩,使許多只知原題作畫而不知深入理解題意的畫家紛紛落選。一次,他出的畫題是“野渡無人舟自橫”。不少畫家照著畫題很快就一一作成了:有的畫一只小船被拴在江邊柳樹下;有的畫一只鷺鷥棲息在船篷上;有的畫一只烏鴉在船舵柄上啼叫。這些畫家都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抓住了“無人”這個題眼兒,但結果都沒被選中。而趙佶選中的那幅畫面上,只畫了一個船工蹲在船尾吹笛子。因為畫題中的“野渡無人”,不是船上無人,而是無人求渡;所以船工才無聊地蹲在那里吹笛子。另一次,他出的畫題是“深山藏古寺”。這個畫題可把多數參賽畫家難住了:有的抓耳撓腮;有的苦眉苦臉;有的踱步難止;有的閉目苦思。在整個賽場上,只有幾個畫家埋頭作畫,他們先后畫成這樣幾幅作品:一幅在山腰上畫了一座古寺;一幅在深山老林里畫了一座古寺;一幅在兩峰對峙的山谷里畫了一個紅墻角。當然嘍,這幾個畫家的自我感覺也都是良好的了。可最后被趙佶選中的卻是這樣一幅畫:上面畫了一個老和尚從山腳下的小溪邊挑水進山。用一個老和尚點出“藏”字,不畫“古寺”畫意自明。
那些只知照題作畫而不知深入理解題意的畫家,是絕對畫不出切題好畫的;因此他們一碰上內行主賽官就落選。
上一篇:質量低劣的“甲級工程”
下一篇:趙宣墓道服孝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