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晴·礁石》中外哲理詩賞析
任憑風吹雨打,
任憑波浪沖刷。
任憑驕陽暴曬,
任憑雷電交加。
你依然屹立在激流險灘。
不走樣、摧不垮。
寧可越磨越尖,
決不越沖越滑。
礁石,隱現在海面上的巖石,潮漲潮退, 日出日落,面對風雨、波浪、驕陽、雷電,依然屹立在激流險灘,“不走樣、摧不垮”。礁石的形象,具有豐富的意蘊和內涵,給人帶來許多思索和想象。老詩人曼晴以礁石為詩題,將其人格化,前四句寫礁石歷經磨難的命運,后四句寫礁石剛毅、偉岸、堅不可摧的個性。讀了這首詩,你毫無疑問會產生極其豐富的聯想,會以很多具體的社會現象、以人的生命本體作為參照來審視這一象征的場景。
古往今來一切先行者的形象,集中地體現在這“礁石”的身上。他們歷經磨難而矢志不渝, 不為權勢所逼而卑躬屈膝, 不因寂寞所苦而尋求超越,面對苦難、挫折、打擊, “寧可越磨越尖,/決不越沖越滑”, 為追求人的解放、社會的進步,生生不息地奮斗搏擊。他們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人的生命流程中得到最充分的體現,閃爍出璀璨的光華!誠如著名美學家高爾泰所言:“當人不是盲目地受環境和自然必然性的支配,而是作為能駕馭自然必然性以改造環境的主體而出現的時候,人才成其為人, 人的歷史才成為自然界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現實的部分。”(《美是自由的象征·關于人的本質》)這首詩的象征意蘊,無疑是富于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的。
這首詩的藝術魅力除了上面提到的象征之外,還具有一種激蕩、剛勁、振奮人的心靈的崇高美。礁石屹立在激流險灘,“任憑風吹雨打,/任憑波浪沖刷。/任憑驕陽暴曬,任憑雷電交加?!边@是多么真實,而又多么崇高、驚心動魄的景象。這些描寫不僅表現了自然景色的壯美,更重要的是,礁石的描寫,完全生命化、人格化了。靜止的外在形態中充滿著內部的生命存在和運動,形象與哲理、具體與抽象、情感與議論高度統一,顯示出“礁石”這一象征主體的活力和審美價值,使人們感受并理解到生命的美和偉大,引起人們的驚嘆和崇敬的情感。
上一篇:《艾青·盼望》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元稹·離思(其四)》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