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區自衛軍(李排長與韓娃)第三章》原文與翻譯、賞析
柯仲平
韓娃為人強似鋼
打起來
叮噹響
用起來
硬梆梆
韓娃鋼中也有鉛
鉛性軟
打不斷
鉛性有同相思調
相思調子好纏綿
你敬他一大拇指
他敬你一丈
你把他按在地上
他一輩子也不和你來往
今天,李排長敬他一丈
還派他一個頂重要的哨崗
他是一輩子也忘記不了李排長
他原是一個雇農
曾分得土地三坰
為保護手中的一點利益
也為著抗日革命潮的高漲
打日本,勇敢上戰場
他和我們邊區農業工人們的想法都一樣
王三本是鄉中小流氓
王三的想法和他不一樣
一更天
月兒照在他的錨子上
錨子尖端閃白光
閃光隨著韓娃走
韓娃提著錨子一路走來一路唱
一路走來一路唱
他唱“走路要往大路走
大路人來往
小路多賊寇”
他想他是來放哨
運道好才遇賊寇
不覺走到馬福川口了
他閃著圓圓小小
可是滿有神氣的眼光
向那四方八面搜著搜著瞧
瞧罷了又側著耳聽
五里外有荒村狗叫
我們放哨的
走到哨崗上
責任心要重
警覺性要強
眼觀六路
耳聽八方
自己不上敵人當
還不叫敵人漏網
他選擇了一個地方
那地方,在路旁
路是狹窄的
只容得兩人并肩來往
他站在左邊路旁
他可以遠望
又可以隱藏
他能隨時跳出來
襲擊對方
對方卻不能一下子
闖到他身上
月有光
山有陰
正是一幅濃墨畫
只不見有畫中人
韓娃的濃眉如鐵條
臉上的絡腮胡子如刺
他比排長更高更結實
這樣畫不在畫里
我們只好把他唱成歌兒寫成詩
二更里
月色分外清
多一陣
不見有行人
他想吸袋煙
吸袋煙來好解悶
他掏出煙袋
裝上煙
要擦火
卻怕火柴光被敵人發現
他把紐扣兒解開
他彎下腦袋
在懷里擦火
吸起煙來
煙斗子冒火又怕人發現
脫下帽子來
將煙斗包圓
不妨害工作
吸袋旱煙算什么
有些人是吸起煙來好工作
韓娃吸罷煙
正將煙管插進袋
啊——啊
遠遠的路上
他發現
有兩個黑影
一前一后的走過來
他沉著的,輕輕的邁上一步看
緊緊地握著錨子桿,仔細看
那兩個黑影手中好像有短棍
看不清,有沒有手槍別在腰間
那黑影已經越走越近,越走越近,
近到只離他的哨位十來步
他猛然
大喝一聲——
“口令!”
好比手榴彈
這猛然的一聲
也好像地震
使敵方立腳不定
退不能
前進也不能
不知怎樣回答這“口令”
韓娃再追問一聲
“口令!”
那兩個黑影仍舊不知怎樣回答這“口令”
韓娃的喝聲
不像在高山打鼓
像在群崖之間打炸雷
他又喝——
“站住! ——
什么人?”
前頭那個黑影比較有分寸
他回答
“是——是兵,是兵”
他們不知韓娃這里藏著幾個人
韓娃手中有槍無槍他們也看不清
他們一來就有幾分怕盤問
后面那個黑影好像要逃跑
不敢就逃跑
是怕后面有槍聲
路是狹窄的
只容兩人并肩行
路是狹窄的
一粒子彈可以打穿兩個人
韓娃在估量
他們也許當過兵
現在卻不會是兵
真是兵來那怕人盤問
他們有點像逃兵
前頭那個像五分
后面這個一分也不像
韓娃的經驗
幫助了韓娃的聰明
前幾天,他曾盤問
友軍區來的兩個逃兵
那逃兵的態度開初很頑強
一點也不服我們自衛軍的盤問
自衛軍在那逃兵的眼里
不過是手提著錨子的老百姓
這兩個黑影
一定是土匪——
韓娃很快就能下斷定
斷定是斷定
“武斷”就不行
昨天的情景
不一定合今天的情景
韓娃為人有果斷
他知道隨機應變
還能夠處處留神
他不要吃眼前虧
更不要放松敵人
他是一個人
對面是兩個黑影
前頭是一個粗壯的黑影
叫他難放心
韓娃乘他們膽戰心驚
逼他們——
“放下棍子!”
“轉過身子!”
“兩手兒往后背起!”
他們摸頭不著腦
想不透韓娃的高深
也是“光棍不吃眼前虧”
好好的放下棍子
轉過身子
雙手兒往后背起
韓娃自己也覺得稀奇
他今晚的命令
有無限的威力
黑影像犯人
他像法官
黑影像瘟豬
他像天神
本來也不算稀奇
他的“口令”
關系邊區的安危
他的命令不但代表自衛軍
代表老百姓
是代表一個戰斗民族的聲音
他的一根鐵錨子背后
站著四萬萬以上的中國人
他跟著盤問
“來干什么的?”
黑影回答
“是來買菜的”
這回答雖然是戰戰兢兢
這個回答一點不遲疑
分明是早有準備
韓娃當然不相信
不相信也繼續發問
“是哪里的部隊?”
前頭那個黑影搶著答
他怕后面那個露馬腳
他說:“是江師長的部隊”
韓娃一步追著一步問
一問更比一問緊
問答如兩軍對壘
該前進就要前進
“是江師長的部隊?
在什么地方駐扎?”
“在蕎麥川駐扎”
“為什么不帶徽章?”
“沒有帶徽章”
“帶有路條?”
“來買菜,忘記帶路條”
“帶有介紹信?”
“不帶”
“那末你們一定不是好人了
不是好人
帶到鄉政府審問!”
這是韓娃的聰明
也是韓娃的愚蠢
說他們不是好人
又說帶他們到鄉政府去盤問
除非你有完全的自信
自信你可以強制他們
一人帶兩人,怎好帶
他們不是兩個死豺狼
讓你將錨子穿在中間
你一挑便挑在肩上
說他們不是好人
嚇壞了他們
也激動了他們
他們求命不得命
他們就會和你拼
韓娃防備黑影和他拼
韓娃不是孫猴子
拔根毛兒可以變自己
他想先殺翻一個
帶一個活的回去
死的明天來收尸
但是韓娃也有點遲疑
罪人不經過審判
如何能將他殺翻
韓娃曾經殺過人
韓娃從來不敢這樣便殺人
事到臨危須放膽
事到臨危應該早早下決斷
韓娃在那半分鐘以內
偏偏決斷不下來
那時好像天開眼
一個老人走出來
老人拿著拐棍指一指
韓娃猛然想起了老人的告誡
“你不打狼狼吃你
你不殺敵人
反受敵人害”
韓娃這才舉起錨子來
韓娃剛剛舉起錨子來
韓娃的心思又突然改變
“事事總要辦周全”
這是韓娃的習慣
誤殺人,他不愿
是漢奸,他愿得活捉兩個漢奸
他不但不將錨子扎過去
反使用一種溫和的言語
這種言語好像滾油燙
熱烈在心里
溫和在面上
他說,“我相信,你們來,是買菜
怪只怪你們的長官
不給你們帶著路條來
也難怪你們的長官
忙到前線去抗戰
事情本來很麻煩
“你們既是兵,
該知道哨兵的責任
請不要怪我
我不是和你為難”
他打定主意
要叫一人在先走
走了幾步后
再叫一人走
他跟在后頭
這樣走,他可以打破兩人的同謀
他們和他拼
他就從這后面一個先下手
一人對一人
他可不用愁
哪個要逃跑
至少當中一個跑不掉
哪知他叫前頭那人“開步走”
那人不但不走反退后
這個當兒退后為的什么呀
不是怕,便是起了壞念頭
黑影何嘗不在打主意
“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韓娃事事要周全
不能周全,不能周全
只好抓緊那最重要的一點
韓娃舉起錨子要下手
看呵——
早見一個大黑影
飛落在那兩人的背后
那個大黑影子當時喝
“哪里走!”
他兩人,好比黑松林中遇李逵
嚇得屁滾尿又流
大黑影身旁
飛起了一片刀光
黑影與刀光
橫擋在路上
他兩人,很奇怪
以為這個大黑影
原來就與韓娃在一塊
那知韓娃也奇怪
不知黑影到底飛從那里來
韓娃聽得那聲喝
腦中打起一個大波浪
浪頭上帶著驚惶
浪尾上是李排長
他何等愉快
他正感覺到一個人的勢力孤單
萬不料有他崇拜的人來
幫助他解決困難
他也覺得有點不滿足
假使他崇拜的人物
看他把個困難的問題完全解決了
解決了,才出來
那他不知要怎樣的愉快
說起來,排長何嘗沒有暗中看
排長已經看了好半天
假使韓娃無危險
又能把事辦周全
排長正好不忙跳出來——
要明白一個同志的忠實機謀和勇敢
最好是暗中調查暗中看
路見不平也拔劍
同志遇危險
事情難周全
排長哪能不出來
排長來查哨
已經查了好幾哨
韓娃的盤查本事特別高
排長也在崇拜韓娃了
不過排長沒有講出來
韓娃不知道
前無路,后無路
錨子刀光下
綁起了兩個奸徒
【賞析】 這首詩寫于1938年“五一”節前夜。原詩還有一個前言:
“這是在邊區工人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聽來的故事。后來,把這故事詳細告訴我的,是工人代表林光輝同志。這詩寫后,曾得到一位同志的最崇高的鼓勵。我除深致感謝外,以后必須是更加努力的。
我們的文藝方向是抗戰的,民族的,大眾的。這方向統一著我們文藝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我們正往這方向前進。
這詩,可以用民間的歌調唱。我愿將此詩獻給我們邊區的自衛軍。同時也愿獻給各地自衛軍。”
敘事長詩《邊區自衛軍》,是中國現代敘事詩中比較出色的作品,作者以雄渾的氣魄、奔放的熱情,描寫了30年代邊區農民自衛軍英勇無畏的戰斗氣概。詩中,作者主要描寫了李排長和韓娃,表現了他們在戰爭年代的獻身精神和英雄氣概。我們在此節選的第三章,是全詩的核心部分,著重描繪了韓娃這一邊區自衛軍戰士的形象。在第三章中,詩人開門見山,從總體上介紹了韓娃的出身以及剛中有柔,柔中帶剛的性格之后,便把這一人物放在具體行動中加以進一步刻劃。這行動就是站一班重要的哨崗。詩人寫他手提錨子去上崗,并選擇了一個隱藏的地方,警惕地守衛在哨崗。“月有光,山有陰,正是一幅濃墨畫”,剛毅挺拔的韓娃就這樣形象地展現在了畫面上。接下來,詩人寫到敵人到來后韓娃的心理活動,以此來使前邊所雕塑的靜態形象具有了靈性。詩人先寫韓娃的盤問,又寫韓娃內心拿不定主意的猶豫,再寫韓娃機智地哄騙敵人等等,通過這些描寫,充分展示了作為一個普通的邊區自衛軍戰士的韓娃的高度的革命責任感以及勇敢、機警的性格。在詩人的筆下,韓娃的形象是生動、鮮明,有血有肉的。他體現出了邊區自衛軍的英雄氣質。這首詩具有民歌的調子,詩句口語化,表現了濃郁的中國民歌風格。
上一篇:《贈白馬王彪》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送應氏(其一)》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