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情》原文與翻譯、賞析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注釋】 不忿: 惱恨,嫌惡。
【詩大意】 月落星稀天已快明,伴著孤燈徹夜不眠夢難成。披衣而起撲向門前張望,討厭的喜鵲原來在空叫騙人。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詩,寫妻子對丈夫的急切盼望之情。這類作品在唐代詩歌中不少,而這首詩卻獨具一種清新質樸之美。
首句 “月落星稀天欲明”,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一位閨中少婦整整一夜都在思念的煎熬中輾轉反側,眼看天宇間 “月落星稀”,天將破曉。次句 “孤燈未滅夢難成”,“孤燈”二字暗示出閨中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盼夫歸來而不可得,便寄希望于夢中相會,那怕 “枕上片時春夢中”也好。但是,事與愿違,夢亦難成。足見女子其情之真,其心之悲。然而,她卻是那么執著,一咬住,死都不放。第三句 “披衣更向門前望 “,“更” 字下得極好。只此一字,立即使人物性格浮雕般地凸現出來。這可不是一個會輕易失望的女子,她熱烈得像火一樣,執著得近乎執拗,都由一個“更”字點逗出來。那么,她為什么如此急促地披衣出望呢?詩的第四句作了交待:“不忿朝來鵲喜聲”。原來她聽到了喜鵲的叫聲。中國民間認為喜鵲叫是一種喜事到來的預兆,然而詩中的鵲聲并未應驗,倚門而望的女子感到自己的一片真誠受到了欺騙。于是郁積于心的千愁百怨一下子沖著喜鵲而來—— “不忿朝來鵲喜聲”。這里怨得無理,卻是有情,天真之態可鞠。于此,女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真純質樸之美已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詩語言以清新質樸見長。詩人不僅以民間傳說 (鵲兒報喜) 入詩,而且語言也帶有強烈的口語色彩,如“不忿”就是當時的口語詞匯。故使全詩顯得俚而不俗,如將其與其他文人詩比較,則如一位荊釵布衣的村女,帶著民間清新質樸的風采向我們款款而來。
上一篇:《閨怨》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雪夜林邊逗留》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