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這首詩通篇明白如話,詩情畫意洋溢于字里行間。其優(yōu)美深邃的意境,啟人胸襟的哲理情趣,蘊涵其間。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點出了梅花寄身的環(huán)境和季節(jié)。大地凝白,雪壓枝干,梅樹卻傲然挺立,個性堅貞,不肯同凡桃俗李茍合。詩人明寫白梅、桃李,暗喻君子與小人豈可同流合污!詩人以梅自喻,愿像梅花一樣堅貞不移、不同小人隨波逐流。在詩人眼里,“凡桃俗李爭芬芳”(《題墨梅圖》),而白梅不與桃李為伍爭艷,流露了詩人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嚴肅的人生態(tài)度。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意境深邃,視野開闊,令人振奮:一夜之間,梅花清香四溢,充滿大地人間,喚來萬里之春,何等壯麗的乾坤!有世以來,多少文人墨客寫梅畫梅,以梅喻高潔、表志向。陸游筆下的梅花:“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王冕的《白梅》開首兩句,雖有如陸游筆下梅花的“寂寞”孤獨之感,但意境卻有天壤之別。陸游似有無可奈何之態(tài),而王冕則在后兩句一筆宕開,現出奇景:梅香萬里,春風浩蕩,生機盎然!白梅把美好的春天喚到人間,使人間萬紫千紅春滿園,境界是何等的高尚呵!
雖是如此,但王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他憂國憂民,然而始終難以濟蒼生。
我們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又是報春物。正因為梅花“著身”于“冰雪林中”,才有“清香”“散作乾坤萬里春”。從這點說,它往往給人以只有經過艱苦奮斗才能獲得成就、幸福與勝利等有益啟迪。梅花盛開于“懸崖百丈冰”(毛澤東《卜算子·詠梅》)的隆冬冰雪之中,但她是春天的使者,她“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同前)梅這種只報春、“不爭春”也不賞春的崇高思想境界,又給人以一種只作奉獻而不圖享受的啟發(fā)。“有境界自成高格”(王國維《人間詞話》),“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蘊涵著諸多的哲理,耐人尋味。
從藝術上講,這首詩既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用典,然而讀者在明快中見深邃,在平淡處見意境,既平易又深沉。起首兩句,給人一種深沉壓抑之感,“忽然”兩句一筆宕開,使讀者耳目一新,為之一振,全詩波瀾起伏,跌宕生姿。這兩句化用唐代詩人岑參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自然得體,既有繼承,又有創(chuàng)新,不落窠臼。
上一篇:《登鸛雀樓·[唐]王之渙》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百一詩(節(jié)選)·[魏]應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