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數對碧峰頭。
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
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
此詩以折劍頭自喻,借詠折斷的劍頭,抒發了詩人少年時英銳的豪氣,寄寓著立身為人寧可直折喪身,不可曲全保命的深刻哲理。
詩由“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寫起,開門見山,不繞彎子。詩人偶然間拾得一段折斷的劍頭,由此陷入深深的思考,猜想著劍頭折斷的緣由。這兩句是寫眼前事。接著探究“折之由”六句寫暢想中虛擬的情形:“一握青蛇尾,數對碧峰頭”,言未折之劍,握于人手,數對碧峰,神采攝人。“蛇尾”喻修長的劍柄,“青”見其寒光森森;“對”狀其銳不可擋;“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虬”,寫未折之劍也許曾有過斬鯨鯢、刺蛟虬的驚人壯舉和轟轟烈烈的時候,“疑是”、“不然”點出猜想的模糊性;“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說劍頭折斷后委棄泥土之中,無人收拾過問。這六句是詩人對首二句的發揮展開,經過這樣的暢想渲染,劍頭的稟性便生動具體地表現了出來。但至此,詩才僅僅敘說了詩人如何得到劍頭以及得到后的心理想象活動,尚泥于就事論事。為將詩旨拓深一層,詩人跳出了感性陳述,而上升到理性思辯的高度,詩人先用“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二句作導引過渡,擬折劍頭口吻作性格介紹、心跡表白(當然,也可視作詩人主觀形象切入詩中后的告白),表明自己有好剛不好柔的耿介之性。鄙,實即可貴、高貴意的反說,接著水到渠成地將筆轉向全詩最有份量、最富哲理的詩句“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鉤曲劍直原本是物之本性,直折也好,曲全也好,都無可褒貶,但由于兩句詩在著墨物性的同時,寫出了物性中與人性相通、相似的地方,使物本身著上人性的色彩,遂使“直折劍”、“曲全鉤”成了兩種具有不同人格類型的人的象征體、比喻體,更具份量的是,詩人不僅形象生動地畫出兩類人的畫像,更以“勿輕”、“猶勝”這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詞語,表明了取舍褒貶的態度,從而透視出詩人對耿介忠貞之士的敬仰欽慕,對奴顏婢膝、委曲求全、貪生怕死的軟骨頭的蔑視痛恨,并含蓄婉轉地勸誡人們:為人當學劍頭,寧折莫彎,切不可失節全身,茍且偷生。末二句對比所撞擊出來的哲理火花,很能照徹人們的心胸,給人以理性的啟迪。
上一篇:《戲題贈二小男·[唐]劉長卿》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招隱(其一)·[晉]左思》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