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苦寒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宋]文同
上太行兮高盤盤,日將暮兮歲已闌。入谷口兮出林端,風(fēng)慘慘兮吹骨寒。冰霜結(jié)兮玉巑岏,光上照兮天色干。紛橫委兮草樹殘,黯栗烈兮煙云漫。仆足皸兮馬蹄撫,望所舍兮摧心肝。囊立空兮衣且單,嗟道途兮胡艱難。
苦寒行,樂府相和歌《清調(diào)曲》名,古辭已亡。 《苦寒行》,詩篇采用浪漫主義的手法,以奇特的想象,夸張的語言,寫出了作者仕途的艱難,抒發(fā)了愁苦寒愴的心情。
全詩分三部分,首兩句點題;中八句寫苦寒;后兩句申意,回照題旨。
“上太行兮高盤盤,日將暮兮歲已闌。”太行,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間,西緩東陡,多河流切割,多橫谷(經(jīng)),為東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徑”之稱。高盤盤,極狀山高路曲。闌,盡。陟升太行山,山勢陡峻峭跋,道路盤旋往復(fù)。歲暮天晚,山高難登,路曲難行,歲末日暮,氣候寒冷,第一句隱一個“苦”字,第二句藏一個“寒”字,不寫苦寒,苦寒已蘊其中。可見善行文蓄意。
第二部分,寫行程的苦況。“入谷口兮出林端,風(fēng)慘慘兮吹骨寒。”谷口和林端,都是風(fēng)大之處;慘慘,風(fēng)刮得天昏地暗。詩人進入谷口,走出林端,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風(fēng)吹透衣,人感到刺骨的寒冷。這兩句寫風(fēng)涼。“冰霜結(jié)兮玉巑岏,光上照兮天色干”。巑岏(cuanwan),峻峭的山峰。干,清冷,干燥。冰霜結(jié)得象峻峭的山峰,青白如玉,透體寒徹;太陽照在上面,寒光映天,整個天空都干澀破裂了。這兩句寫冰寒。以上四句突出了寒的程度。 “紛橫委兮草樹殘,黯栗烈兮煙云漫。”橫,交錯,充溢。委,衰頹,落下。栗烈,嚴(yán)寒。漫,煙云昏暗。霜打風(fēng)吹,草樹凋傷,滿山遍野的落葉縱橫飄飛,枯黃一片,草干了,樹殘了,寒冷殺害了生機;寒氣凝聚,云霧翻滾,陰氣襲人,暗淡無光,寒冷籠罩了天地。這兩句寫草木凋落,從側(cè)面襯托苦。“仆足皸兮馬蹄抏,望所舍兮摧心肝。”皸(jun),裂,皮膚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抏,使受挫折,損耗,司馬相如《上林賦》:“若夫終日暴露馳騁、勞神苦形,罷車馬之用,抏士卒之精。”這里指馬行艱難,蹄上所掌之鐵也被耗損了。舍,歇馬的房屋,喻理想和要所達到的目的。仆人的腳凍裂了,坐騎的蹄損壞了,遙望去的地方,摧心裂肝,無比難受。這兩句從人獸腳蹄受傷,正面寫苦。草木為之凋落,足蹄為之皸抏,心肝為之摧裂,可謂苦到了極至。以上四句突出了苦的狀況。
“囊立空兮衣且單,嗟道途兮胡艱難”。囊,裝錢糧的布袋;道途,仕途,人生的道路。布袋馬上就要空了,衣服又單又薄,以后的路可怎么走呢?道路為什么這樣艱難呢?這兩句的言外之意,是說宋朝的政治黑暗,一般士大夫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是不可能的,這怎能不使之痛苦呢?
統(tǒng)觀全詩,開首點題,隱而微露;中間寫苦寒,窮形盡相;結(jié)尾申意,筆鋒顯豁。全詩寫得氣勢浩蕩,意境開闊,含義深沉。慘風(fēng),冰霜,比喻冷酷的世態(tài);高山,險路,比喻仕途的艱難。歲寒日暮,影射宋代社會衰落;草木紛墜,足皸蹄抏,是仕人倍受摧殘的象征。摧心裂肝的呼號和“胡艱難”的追問,反映了宋代仕人痛苦的心情和無可奈何的情狀……詩篇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在仕途上,頂風(fēng)冒雪,奮力攀登,力盡囊空,步履難進,心神摧悲,怨聲憤激的形象,想象到當(dāng)時一批志士仁人遭受壓抑,抱負
難展的真實情景。控訴之聲,怨恨之情,鞭笞之意,溢于言表,這就是《苦寒行》價值所在。
上一篇:曹操《苦寒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倪承茂《苦寒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