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醉太平]寒食(其三)(王元鼎)》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辜負了禁煙,冷落了秋千。春光去也怎留戀,聽鶯啼燕喧。紅馥馥落盡桃花片,青絲絲舞困垂楊線,撲簌簌滿地墮榆錢。芳心悶倦。
見元楊朝英輯《太平樂府》卷五、元無名氏輯《梨園樂府》下卷。王元鼎《寒食》組曲共四首,這是第三首。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為了悼念介子推,不動煙火而冷食。這支小令抒寫少女的悶倦情懷。三月的寒食節民間有禁煙習俗,故“辜負了禁煙”實為辜負了春光,而“冷落了秋千”則是對辜負春光的補充描寫和具體表現。閨中少女為何賞春雅興全無,為何停止了往日所喜愛的游樂活動?三、四句順勢道出了個中緣由,原來由鶯啼燕鳴所引發的“無計留春住”的苦惱正煩擾著少女的芳心。接下來,“紅馥馥”以鼎足之對寫出了少女眼中的春去景象:桃花已經凋謝,垂楊失去了往日婆娑起舞的風姿,榆錢灑滿庭院。“落盡”、“舞困”、“墮滿地”三組詞均呈現出春意已殘,從而傳達出一種傷感的情緒。“紅馥馥”、“青絲絲”、“撲簌簌”是三個十分口語化的疊音詞,用在此處,既能狀物摹聲,又能傳神寫態,還能增強曲文的節奏感。殘春景色牽動了少女的情懷,一種難以言狀的困倦、一種無以發泄的郁悶油然而生。盡管作者點出“芳心悶倦”便即刻收筆,并未再作描寫,但是人們盡可以從少女對秋千的冷落中、對春去的苦惱中、對花飛葉落的關注中感受到它的存在,“芳心悶倦”四字實為曲眼,以之作結,具有點睛之妙。
上一篇:《[正宮·醉太平]寒食(其一) (王元鼎)》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正宮·醉太平]寒食(其二)(王元鼎)》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