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吉·[越調] 憑闌人
喬吉
金陵道中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鑒賞】 [憑闌人] 為元曲常用曲牌,短小精悍,對仗工整,文字難度大。全曲只四句,句句押韻,一般不用襯字,所受束縛較多。但喬吉卻信筆寫來, 一氣呵成, 毫無滯澀,婉轉變化,曲盡其趣。
這首小令當是作者奔波旅途、淪落天涯中的抒懷之作。
“瘦馬馱詩天一涯”,一下子就把人們的眼光引向了那風塵仆仆的荒郊野道。“瘦馬馱詩” 暗用了唐代詩人李賀的典故。傳說李賀常“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 李賀懷才不遇跛驢尋詩與喬吉生不逢時瘦馬馱詩可謂同病相憐。這里不說人騎瘦馬,而說“瘦馬馱詩” 平常中頓見新奇。接著詩人筆鋒一轉,描寫金陵道中所見: 荒郊野道上,遠處幾座村舍,是那樣冷清寂落,眼前幾只倦鳥飛過,聲聲哀鳴,似乎在訴說不盡的愁思。鳥兒本是無情物,知什么倦?呼什么愁? “倦” “愁” 二字寫的是鳥兒的神態、叫聲,傳達的卻是旅人的心聲。倦鳥方知歸巢,而自己卻人在天涯,歸心似箭又不知歸途何處,不得不在鳥鳴聲中走過一村又一村。人不如鳥,這是何等悲哀啊! 如果說倦鳥呼愁已觸痛游子歸心,那么,柳絮飛花撲面而來更引發旅人不盡的憂思。柳花色白,詩人的鬢發也白,柳絮沾鬢,可謂 “雪上加霜”。詩人浪跡天涯,四處奔波,多少次柳花撲頭,春去春回?飛舞的柳花不僅染白了詩人的鬢發,更惹出詩人多少漂泊不安的心事啊! 花落絮飛春將逝,青春易逝人亦老; 時光流逝,老大無成,其疲憊凄涼之情不言而喻。
“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既抒寫了作者濃重的身世之感,又描摹了游子行進之態,還巧妙地照應了題目——金陵道中,真可謂一箭三雕。
上一篇:姚燧·[越調]憑闌人·寄征衣|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喬吉·[越調]憑闌人·小姬|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