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寫秋原旅人的情懷。開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純粹寫景。作者只單純地說了六種景物的名稱,便讓一幅秋野黃昏行旅圖的背景活現在讀者眼前:天色已是黃昏時分。夕照下的枯藤攀附在老樹上,樹頭幾點寒鴉。地上一曲清溪,溪上架著小橋。不遠便是數椽幽靜的茅屋。第三句“古道西風瘦馬”,雖然還是只說景物名稱,但是這三個詞卻具有豐富的感染力: “古道”是蒼涼寂寥的,“西風”是蕭瑟悲涼的,“瘦馬”是疲憊無力的,這已經不是單純地寫景了。而“瘦馬”一詞,在這里還應該包含騎在馬上的人。這是這幅畫面的主要部分。“夕陽西下”寫時間,“斷腸人在天涯”,這才明顯地寫到旅人,寫到旅人的心情。秋天本來就容易使旅人發生悲涼之感,特別是在蒼然暮色中,對著荒郊蕭瑟的景物,騎著疲憊的瘦馬,孤獨地走向天涯異域,他更會想到故鄉的人,瞻望漫長的前路,因而觸動情懷,引起悠悠的哀愁。作者只說了“斷腸人在天涯”六個字,就含蓄著許多的意思。
這首小令寫得自然,卻十分精練。作者只用28個字,便把幽遠的秋原景色、寂寞的旅人和他那悲涼的情懷,都活生生地表現出來。所以王國維稱贊它說: “純是天籟,仿佛唐人絕句?!毖芯抗诺湮膶W的人往往喜歡找詩文出處。如果找這首[天凈沙]的出處,我想可以找到金朝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里的一首[仙呂·賞花時],曲文是:
落日平林噪晚鴉,風袖翩翩吹瘦馬。一徑入天涯,荒涼古岸,衰草帶霜滑。瞥見個孤林端入畫,籬落蕭疏帶淺沙。一個老大伯捕魚蝦,橫橋流水,茅舍映獲花。
[天凈沙]小令不僅同[賞花時]的內容相似,而且詞句上還有若干因襲的痕跡。不過兩相比較,[天凈沙]寫得精練多了。
元代的小令也有同這首[天凈沙]有關系的,現在舉《樂府新聲》里無名氏的[醉中天]為例,曲文是:
老樹懸藤掛,落日映殘霞。隱隱平林噪晚鴉,一帶山如畫。懶設設鞭催瘦馬。夕陽西下,竹籬茅舍人家。
這首[醉中天]同[天凈沙]意境、字句顯然相似,其中必有一首是因襲的,不過我們不容易斷定是哪一首。元人雜劇里面也有改[天凈沙]或模擬[天凈沙]寫成的曲子,明人也有擬作。不過無論如何,那些曲子也不如[天凈沙]淳樸、自然、精練。
上一篇:雙調·折桂令(三首)·蘇學士·|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越調·平湖樂堯廟秋社·王惲|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