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情詩五首·情詩五首(其三)》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清風動帷簾,晨月照幽房。佳人處遐遠,蘭室無容光。
襟懷擁虛景,輕衾覆空床。居歡惜夜促,在戚怨宵長。
拊枕獨嘯嘆,感慨心內傷。
陣陣清風,吹拂著帷簾;清晨的月光,照進了幽靜的閨房。這閨房曾經洋溢著青春氣息,使人感到無限溫馨;如今在女主人公看來,卻是冷落凄涼,暗淡無光。其原因何在? 就在于“佳人處遐遠”,心愛的丈夫去了遠方,女主人公落得獨守空閨,怎不孤單寂寞! “月”而冠之以“晨”,正見出女主人公是通宵望月懷人,自夕至曉,輾轉未眠。此情此景,大似《古詩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但此詩的女主人公,卻沒有“攬衣起徘徊”,她仍然獨臥繡榻,一任自己的襟懷擁抱著清空的月影。這月光是如此朦朧縹緲,竟使女主人公墮入了與丈夫重溫舊夢的幻覺,仿佛在重新領略那一段似水柔情。然而,一旦接觸到輕柔的衾被所覆蓋的空蕩蕩的繡床,這一幻覺便立刻歸于破滅。幻覺雖然破滅,但今昔對比之感卻因此而分外強烈:在兩情歡娛的日子里,夜晚的時光顯得是多么短促,不知不覺中時光就過去了,使人感到無比惋惜;而在這獨守空閨的日子里,夜晚的時光顯得是多么漫長,好象總沒有個盡頭,使人不由得不深深怨恨。思前想后,愁緒無可排解,女主人公只得以手拊枕,獨自發(fā)出長長的哀嘆。
全詩寫的是麗情,但詩人以清風、明月作為背景,便使全詩籠上了一層高潔雅致的色彩,顯得麗而不俗。詩人善于運用對比手法。蘭室仍在,而佳人遠去,這是物與人的對比;“虛景”是虛,“空床”是實,這是虛與實的對比;“居歡”與“在戚”是情感上喜與悲的對比;“夜促”與“宵長”是心理感覺上短與長的對比。這樣層層對比,使得詩中所抒發(fā)的感情雖比較單純,卻有一定的深度,因而具有很強的感人力量。沈德潛《古詩源》評曰:“秾麗之作,油然入人,茂先(張華)詩之上者。”的是確論。鐘嶸《詩品》評張華詩,恨其“兒女情多,風云氣少”,其實能將兒女深情摹寫得精妙入微,也是值得稱道的。詩歌百花園中也少不得這一朵奇葩。
上一篇:《沈約·悼亡詩》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張華·情詩五首·情詩五首(其四)》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