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呂·四塊玉 閑適四首·其三
意馬收,心猿鎖。跳出紅塵惡風波。槐陰午夢誰驚破?離了利名場,鉆入安樂窩,閑快活。
這是一首表明退隱心跡的小令。
曲文開篇便說: “意馬收,心猿鎖”,表示了要與世間種種煩擾決絕的意向。這里以馬喻意,以猿喻心,說明心意被人世間的名利是非攪擾得流蕩散亂,不得寧靜。心如猿而必須“鎖”之,意似馬而必須“收”之,歸隱之念不言而喻。第二句“跳出紅塵惡風波”,是對上句的承接和加強,指出人世間充滿風波險惡,只有跳出這紛紛擾擾的世間紅塵,才是避禍遠害的全身之計。這也是全篇的題旨所在。第四句“槐陰午夢誰驚破”是作者故設的反詰句,意思是說,許多人終其一生執迷于是非之爭,醉心于名利之奪,其實人生不過是一場南柯之夢,這道理又有幾個人能夠參破呢? “槐陰午夢”引用南柯夢的典故。唐人李公佐在他的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中,記述書生淳于棼到槐安國,娶公主為妻,做了南柯郡太守,榮華富貴,顯赫一時。后因國王見疑,將其遣歸。這時他才發現上述一切盡是夢境。槐安國原是其庭前槐下的一個蟻穴,南柯郡則是庭槐南枝下的另一蟻穴。因此,后人常用“南柯”比喻人生富貴悠忽如夢。最后“離了利名場,鉆入安樂窩,閑快活”三句,一則再次表明歸隱的決心,一則指出退隱的歸宿:趕快離開這爭名逐利的風波之地,像宋代的邵雍那樣鉆進自己的安樂窩,過安閑舒適的隱居生活吧。
在元代,由于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的政策,堵塞了漢人知識分子的仕途,使許多文人終生“屈才下僚,志不獲展”。因此,他們往往在曲文中流露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憤懣;采取急流勇退、隱歸山林的“辭官”、“歸隱”的態度,這自然是消極的,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種不與統治者合作的抗爭精神也含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關漢卿此篇的價值也正在于此。
上一篇:中呂·喜春來秋夜(二首)·其一·|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南呂·四塊玉閑適四首·其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