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安》言情贈友詩歌
醉別千卮不浣愁,離腸百結解無由。
蕙蘭銷歇歸春圃,楊柳東西絆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須學水長流。
有花時節知難遇,未肯厭厭醉玉樓。
在唐代女詩人魚玄機留下來的近五十首詩作中,單是寫給李子安的愛情詩就有五六首之多,且纏綿悱惻,一往情深,始終不能忘懷昔日的恩恩愛愛。這首 《寄子安》 也不例外。雖然它寫作的時間、地點無法確定,但從內容和詩中的情緒看,當屬于遭棄出家之后所作則無可懷疑。
大概因為借酒澆愁是詩人的一種積習和雅趣吧,魚玄機這位年輕的女子,在愛情之花被過早地摧殘之后,于郁郁寡歡、百無聊賴中,竟也終日貪杯,嗜酒成疾。在這首詩中,呈現在讀者面前的詩人形象是: “離腸百結”,愁懷難遣,貪杯醉酒,怨恨暗生,悲嘆哀傷,思念舊情,春心仍然不死,遺憾知己難逢,倔強不肯示弱,發誓不改初衷。因而,它與李商隱 《無題》 中的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聯通過一個醉不成歡、愁腸難解的思婦形象的描繪,為全詩定下了沉郁蒼涼的基調。“醉別千卮不浣愁”,千杯萬盞已經喝得酩酊大醉,可是還不能洗盡心中的憂愁。可見愁之多,愁之重,愁之深。難怪她要說“離腸百結解無由”了。透過這“離腸百結”可以想見與子安的離別給她帶來了多少思念和痛苦。那時她還正值青春芳齡,然而,一對恩愛夫妻卻因“夫人”的嫉妒被拆散了。真真是“忽然一陣無情棒,打得鴛鴦各一方”。想解開這百結的愁腸卻沒有因緣,她的恨,她的悔,就不言自明了。
頷聯具體寫“離腸百結”、愁懷難遣的原因。“蕙蘭銷歇歸春圃,楊柳東西絆客舟”。“蕙蘭”語意雙關。從字面看,指蘭花蕙草; 暗中卻正與魚玄機的字相合( 《全唐詩》 小傳云: “魚玄機,字幼微,一字蕙蘭。”),故又隱指魚玄機。蕙蘭開敗了回到春天的園圃,如今左東右西絆著客舟的是岸邊那婀娜多姿的楊柳。“楊柳”也屬雙關。對比之中含褒貶,毀譽之間暗恨生。其中有身世之嘆,也有不平之鳴。
頸聯直抒胸臆,聊表心跡。“聚散已悲云不定”,聚散無常,初聚乍散,像浮云那樣飄忽不定,的確是令人傷悲的; 可是,不能因此就變成一個薄情寡義之人,忘記過去的恩恩愛愛。“恩情須學水長流”,應該牢記舊情,常思恩澤,像河水一樣長流不息,永不斷絕。
可能基于詩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 《贈鄰女》 。又題 《寄李億員外》 ) 的認識,她對李子安的愛情始終是那樣誠摯,不改初衷。在《隔漢江寄子安》 中,她是“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憶空吟”; 在 《江陵愁望寄子安》中,她是“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在《春情寄子安》 中,已經變成了“冰銷遠澗憐清韻,雪遠寒峰想玉姿”。至于這首詩中,她更希望兩個人能在聚散不定中恩愛不絕。
末聯中她說: “有花時節知難遇,未肯厭厭醉玉樓。”她遺憾花開之日難遇知己,即“難得有心郎”; 但是,她仍然春心不死,強顏歡笑,不肯精神不振地醉倒在玉樓。可見這位風流女子是不甘示弱的。她的倔強,她的好強,她的鐘情,神態畢現,躍然紙上。
漢辛延年《羽林郎》有“男兒愛后婦,女子重前夫”之句,此詩可以為其證也。怪道 《詩經·氓》 中那位被棄的女子要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由此詩觀之,可謂經驗之談,不朽之高論矣!
卒讀全詩,細心體味,感到這首七律在藝術性上有如下三個特點: 其一,“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姜夔《白石道人詩話》 ),“短幅中藏無數曲折” (黃了翁 《蓼園詞選》 ) 。其二,以常語入詩,“善吟詠,美風調,雖未免涉于多情,而幽柔融雅,有足悲焉” (明本唐百家詩唐女郎魚玄機詩集題跋) 。如“離腸百結解無由”,“恩情須學水長流”。其三,開得巧,收得妙。以“醉別千卮不浣愁”始,卻以“未肯厭厭醉玉樓”終,獨辟蹊徑,別開生面,非“有才情人”,恐不能也。明代人鐘惺說“玄機蓋才媛中之詩圣也”(《名媛詩歸》),她是當之無愧的。
上一篇:《寄衛叔剛》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寄楊子載》詩文原文與賞析